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共同拜见皇帝的庄严容颜,仿佛再次置身于宫禁之中。
笙歌在宝贵的殿堂中喧闹,彩旗和仪仗映照着闪耀的金牌。
清澈的眼泪沾湿了丝织的衣袖,红润的面色如朝霞轻拂绣衣。
九嶷山遥不可及,无法追随湘妃的脚步前往。

注释

共谒:共同拜见。
御容仪:皇帝的庄严容貌。
还同:仿佛又。
禁闱:宫禁,皇宫之内。
笙歌:音乐与歌声。
喧:喧闹。
宝殿:华丽的宫殿。
彩仗:彩色的仪仗。
耀:闪耀。
金徽:金色的装饰,这里指金牌或金饰。
清泪:清澈的眼泪。
沾:沾湿。
罗袂:丝织的衣袖。
红霞:红润如霞。
拂:轻轻掠过。
绣衣:绣有图案的衣服。
九疑山:位于中国湖南省的山脉,传说中舜帝葬于此。
远:遥远。
无路:没有路径,无法到达。
继:追随。
湘妃:湘水女神,常指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太妃在宫中拜谒已故皇帝遗容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者的哀思。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表示她与已故皇帝共享着相同的宫廷生活,虽皇帝已不在,但她的心仍旧停留在那段共同生活中。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这两句描绘了宫中的繁华景象,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宝殿指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彩仗即装饰华美的仪仗队伍,金徽则是用金子制成的车盖上的装饰。这两句传达出一种庄严而又奢华的氛围。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这里表达了太妃悲伤的情感。清泪指的是她为逝者流下的眼泪,而罗袂和绣衣则是古代贵族女性的装扮。红霞可能是夕阳的映照,也或许是她脸上的红晕,表达了她的哀伤。

"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最后两句诗意深长。九疑山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而这里用来比喻距离遥远的故土或已逝去的人。无路继湘妃则是在表达没有办法再见到逝者的哀愁,湘妃指的是古代美女湘王的妃子,这里借指已故皇帝。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太妃对逝者深切哀思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历史回忆的场景。

收录诗词(8)

蜀太妃徐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金华宫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彭州阳平化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

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甘州曲

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形式: 词牌: 甘州曲

醉妆词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形式: 词牌: 醉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