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公洞二首(其二)

乘槎阳羡湖,延览铜官山。

山气何氤氲,飞崖郁而盘。

西南有乳窟,窈窕青云关。

倏忽启灵秘,传闻赤符间。

七日混沌死,鬼凿永不刊。

神窍通十洲,清浅呈琅玕。

玄阴伏其下,六月冰雪寒。

仙鼠与石燕,倒挂风雷坛。

仙人度羽去,尚留九成丹。

爰有好事者,里粮澹忘还。

冥搜了无得,怅然回波澜。

余亦采芝徒,九载勤登攀。

九载在旦夕,皓发凌朱颜。

尚子既毕娶,坡翁复营田。

至人贵遗形,细故恶足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探索张公洞的奇妙之旅。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将洞中景象描绘得如梦如幻,充满了神秘与奇趣。

“乘槎阳羡湖,延览铜官山。” 开篇即以“乘槎”这一典故,引出对张公洞所在之地的想象,随后点明游览的地点为铜官山,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探寻幽境的氛围。

“山气何氤氲,飞崖郁而盘。” 描述山中云雾缭绕,岩石高耸,展现出洞穴周围自然环境的壮丽与神秘。

“西南有乳窟,窈窕青云关。” 指出洞内有深邃的乳石洞窟,仿佛是通往云端的门户,暗示着洞穴内部的奇异景观。

“倏忽启灵秘,传闻赤符间。” 表达了洞内隐藏着未知的秘密,通过传说中的“赤符”来传递,增添了神秘色彩。

“七日混沌死,鬼凿永不刊。” 运用了神话传说,描述洞穴的形成过程,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超自然的解释。

“神窍通十洲,清浅呈琅玕。” 描绘洞穴深处的神秘通道,连接着遥远的仙境,水清澈见底,仿佛映照着珍贵的玉石。

“玄阴伏其下,六月冰雪寒。” 强调洞底的阴冷与深邃,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保持着寒冷的温度。

“仙鼠与石燕,倒挂风雷坛。” 通过仙鼠和石燕的形象,进一步渲染洞穴的神秘与不凡,它们似乎与天地间的风雨雷电有着某种联系。

“仙人度羽去,尚留九成丹。” 提及古代仙人曾在此修行,并留下了珍贵的丹药,象征着洞穴的神圣与价值。

“爰有好事者,里粮澹忘还。” 表达了那些对洞穴充满好奇与兴趣的人们,为了探寻其中的秘密,不惜长途跋涉,甚至忘记了归途。

“冥搜了无得,怅然回波澜。” 描述了探索者在洞穴中寻找宝藏或秘密的过程,虽然最终未能有所收获,但内心的激动与期待并未消减。

“余亦采芝徒,九载勤登攀。” 诗人自述作为寻觅仙草的旅人,历经九年艰辛,不断攀登,表达了对洞穴探险的执着与热情。

“九载在旦夕,皓发凌朱颜。” 虽然时间漫长,但诗人依然坚持,白发苍苍却精神焕发,体现了对理想与追求的坚定。

“尚子既毕娶,坡翁复营田。” 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们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共同热情。

“至人贵遗形,细故恶足牵。” 最后,诗人以哲理性的思考结束,认为真正的智者更看重心灵的自由与超越,对于琐碎之事不应过于拘泥,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张公洞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与原侍御郑地曹游虎丘

祝融气已深,行云丽晴晖。

霜台早见招,骢马来騑騑。

升高目不极,望远神欲飞。

南风起木末,吹我芰荷衣。

把酒白莲池,长谈暮忘归。

白日无却顾,浮云纷是非。

麟凤在羁靮,心事殊多违。

何当晤生公,参破区中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汎舟五曲谒武夷精舍

朝汎碧浪溪,夕宿隐屏下。

洄湍激九折,淜洑以东注。

丹厓写灵奇,怪者莫可悟。

岂伊神理秘,谅有鬼物护。

仙术非荒唐,宣圣有矩步。

㴑流无穷门,直以夫子故。

依违尚友心,謇謇恐迟暮。

终当据昭旷,眷此结桂树。

形式: 古风

龙溪

志士乐岩栖,岩前幽鸟啼。

长风吹瀑布,飞过白龙溪。

抵道桃花发,花源处处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古愁二解

出门采棠花,风吹陇山木。

陇山未可行,荆棘伤我足。

陇山高以临,陇水阻而深。

不畏伤我足,但恐伤人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