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诗

戍客恒山下,常思衣锦归。

况看春草歇,还邮雁南飞。

蜡烛凝花影,重台闭绮扉。

风吹竹叶袖,网缀流黄机。

讵信金城里,繁露晓沾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萧绎创作的《药名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戍客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戍客恒山下”,点明了人物的身份——戍边的士兵,身处遥远的恒山之下,暗示着远离家乡的艰苦生活。接着,“常思衣锦归”表达了戍客内心深处对回归故乡、穿上华丽衣裳的愿望,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眷恋。

“况看春草歇,还邮雁南飞”两句,通过描绘春天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了戍客的思乡之情。春草的凋谢与大雁的南飞,既是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家的无奈。大雁南飞的场景,更是触动了戍客心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由飞翔的渴望。

“蜡烛凝花影,重台闭绮扉”描绘了一幅夜晚室内静谧的画面,蜡烛的光影与封闭的华美门扉形成对比,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也暗示了戍客内心的孤独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风吹竹叶袖,网缀流黄机”则通过风吹动竹叶和织机上的丝线,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人类的生活活动联系起来,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忙碌与复杂。竹叶的轻摇与织机的运作,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最后,“讵信金城里,繁露晓沾衣”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怀疑和对故乡清新的空气、纯净的露水的怀念。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戍客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表达了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深刻地表达了戍客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121)

萧绎(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 字:世诚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508—554

相关古诗词

针穴名诗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

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

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

下关那早闭,入迎已复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龟兆名诗

土膏春气生,倡女协春情。

鱼游连北水,鹄作辽东鸣。

折梅还插鬓,荡柱更移声。

银烛含朱火,金炉对宝笙。

百枝凝夕焰,却月隐高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兽名诗

豹韬求秘术,虎略选良臣。

水涉黄牛浦,山过白马津。

摧锋上狐塞,画像入麒麟。

果下新花落,桃枝芳树春。

王孙及公子,熊席复横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鸟名诗

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

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

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

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

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