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借字诗

香艳怜渠好,无端杂芰窠。

向来因藕断,特地见丝多。

实有终成的,露摇争奈何。

深房莲底味,心里苦相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荷花为题,巧妙地运用了借字的手法,将荷花的形态与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荷花细腻而独特的观察与感悟。

首句“香艳怜渠好”,以“怜”字开头,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美丽姿态的喜爱之情。“渠”字借指荷花,一个“怜”字便将人的情感投射到自然之中,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深情的氛围。

接着,“无端杂芰窠”一句,通过“无端”二字,暗示荷花生长环境的自然与随意,仿佛是大自然随意安排的结果,而非刻意雕琢。这里的“芰窠”借指荷叶,与荷花共同构成了夏日水面上的一幅生动画面。

“向来因藕断,特地见丝多”两句,诗人通过“藕断”与“丝多”的对比,描绘了荷花与荷叶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隐喻了生命中难以割舍的缘分与情感。藕断丝连的形象,既展现了荷花与荷叶间微妙的依存关系,也寓意着情感的绵长与深远。

“实有终成的,露摇争奈何”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荷花的生命过程与人生的无常相对比。荷花虽有其自然生长的规律,但最终归于凋零,正如人生中的许多美好事物,终将逝去。诗人通过“露摇”这一动态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最后,“深房莲底味,心里苦相和”两句,将荷花的内在情感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荷花在深房莲底的生长状态,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心里苦相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情感状态的深刻体会,以及对生命中苦涩与甜蜜并存的复杂情感的接纳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情感的真谛以及时间的流转。诗人以荷花为媒介,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富含哲理性的深度,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7)

杨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寄东坡

仙舟游漾霅溪风,三奏琵琶一舰红。

闻望喜传新政异,梦魂犹忆旧欢同。

二南籍里知谁在,六客堂中已半空。

细问人间为宰相,争如愿住水晶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月

素月玉寒空,乾坤灏气通。

光华一夕满,节候九秋中。

万里天衢峻,四方人望同。

妖邪无处匿,方显照临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凌霄花

直饶枝干凌霄去,犹有根原与地平。

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鲜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柳花

春光未老杨花飞,游子此情伤别离。

扳折杨柳赠离别,骎骎匹马归何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