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夜旅怀》由明代诗人刘士奇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夜晚思乡的情景。诗中以“为客方如晋,还家复入秦”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接下来,“音书徒属望,灯火自相亲”,通过对比音信的渺茫与灯火的温暖,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团聚的情感。
“草色连朝改,砧声向晚频”两句,细腻地描写了秋夜的景色变化,草色随晨昏更替而变换,砧声在傍晚时分愈发频繁,既渲染了季节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思绪的起伏。最后,“那堪千里外,犹有未归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自身无法归家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