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挽歌词三章(其二)

性为形之主,形乃性所依。

二者不终聚,性尽形可遗。

所以古志士,生死唯自持。

敏皇若不逮,蓄念人岂知。

修短何足介,圣凡更共之。

肖形百年中,百年能几时。

奄忽溘朝露,此生亦虚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开篇“性为形之主,形乃性所依”,提出性与形的关系,性是主导,形是依附,形象地阐述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接着“二者不终聚,性尽形可遗”指出生命终将结束,性(精神)消逝后,形(物质)也随之消失,强调生命的有限性和无常。

“所以古志士,生死唯自持”,赞扬古代的志士面对生死,能够自我把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接下来“敏皇若不逮,蓄念人岂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即使最敏锐的帝王也无法追赶时间的脚步,人们心中的念头又有谁能真正了解?

“修短何足介,圣凡更共之”,指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最终都将归于尘土。这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平等的思考,淡化了身份地位的差异。

“肖形百年中,百年能几时。奄忽溘朝露,此生亦虚縻”,最后四句感叹人生如朝露般短暂,百年光阴转瞬即逝,表达了对生命易逝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追求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生命、存在与时间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反思,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挽歌词三章(其三)

四运递更代,精华暗销铄。

形神一夕离,遽尔成徂落。

相送出远郊,幽宫闭广漠。

丰肌岂暂完,蛇孙饱蹊壑。

华堂不复居,山魈款狐貉。

万鬼聚为邻,孤魂何所托。

平生营此躯,百计愁疏略。

绸缪未及终,转瞬随电掠。

人生畴不然,念之徒惊愕。

缅彼古英贤,千秋事如昨。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雨后游金鱼池因述其事用戒诸生

雨歇云未开,出门泥淖满。

贪幽意兴浓,遑恤途路窘。

欹侧屐屡胶,猿臂时相引。

行潦限危桥,褰裳立展转。

懦者怯弗前,黠者誇捷敏。

方思接后人,超腾戒迟缓。

发言未及终,倏忽自颠陨。

嬉游虽偶然,得失理应辨。

行险难幸全,相期共黾勉。

形式: 古风

夏夜偕许虞辑对月口吟用广其意

日入炎暑消,松际月初起。

清露滴兰芽,幽香散筵几。

浮云淡所之,天容净如洗。

披襟临凉飙,对之洒然喜。

群动渐无声,草虫鸣不已。

岂必出郊坰,已觉忘尘市。

荣华世所希,贫贱亦应尔。

役役空劳生,盈虚有定理。

即此明月光,阴晴亦难恃。

况在天之涯,相对我与子。

与子且徜徉,勿为境所累。

形式: 古风

题柳下饭牛图

垂柳烟霏霏,甘霖沛昨夜。

乘时蓑笠翁,春耕喜初罢。

不闻叩角歌,心知望禾稼。

时复饭牛归,偃仰绿阴下。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