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州

过岭冬犹热,缘山夜未宁。

树残兵后赭,草发烧馀青。

西寇迷仙雾,南人候使星。

民居日稀少,惟见短长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宾州》描绘了过岭时的冬日景象与边地的荒凉之感。

首句“过岭冬犹热”,点明了地点与时节,虽是冬季,但越过山岭后仍觉炎热,暗示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接着“缘山夜未宁”一句,将视线拉至夜晚,强调了山岭的连绵不绝,使得夜晚也难以安宁,营造出一种孤寂与不安的氛围。

“树残兵后赭,草发烧馀青”两句,通过“赭”和“青”的色彩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战后的荒芜景象。树木被战争摧残,只剩下赤色的痕迹;野草在烧过的土地上顽强生长,留下一抹青绿。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自然生命力的坚韧。

“西寇迷仙雾,南人候使星”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敌人的行踪比作迷雾中的仙人难寻,而南人则期盼着使者带来的消息,如同等待星星般心急如焚。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敌人的警惕与防备,也体现了边民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朝廷使者到来的期待。

最后,“民居日稀少,惟见短长亭”收尾,点明了人口的稀少与道路的漫长。民居的减少象征着人口的流失与社会的动荡,而“短长亭”则代表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整个画面充满了苍凉与悲壮的气息。

综上所述,《宾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地冬日的凄凉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观、战争痕迹、人文情感的描写,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边民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腊日入安南

冬入安南国,云迎使者轺。

郡闻秦日置,柱想汉时标。

江路篁犹箨,山田稻始苗。

皇恩函远迩,行役不辞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冯高

世祖初开业,安南早贡琛。

国蟠蜗角小,地接犬牙深。

使节犹频入,蛮兵莫见侵。

数州须拯恤,万感寄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答别龙州萧从事韶

使节明金虎,腰弓偃画蛇。

蛮夷趋号令,原隰见光华。

边树犹含绿,江梅久放花。

忆君依幕府,何日定还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还闻柳州破道阻将溯江

交阯方通使,宾州忽被围。

还闻山路塞,径就水程归。

上府空金碗,前军老铁衣。

谁能平政化,不事总戎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