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一)九日蠡城遇雨

龙山秋曙官亭冷。烟锁茱萸井。西风吹雨雁南来。

何处还登戏马宋公台。美人垆下桑郎熟。

细把金钱菊。辽东皂帽堕堪伤。

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虞美人·其一》九日蠡城遇雨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凄清景象。"龙山秋曙官亭冷",开篇即以冷寂的官亭和初升的秋日阳光烘托出节日氛围中的孤寂,龙山之名增添了历史感。"烟锁茱萸井",烟雾缭绕的茱萸井更显深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愁绪。

"西风吹雨雁南来",秋风夹杂着雨水,大雁南飞,寓示着时光流逝和客居他乡的无奈。"何处还登戏马宋公台",戏马台是历史遗迹,诗人借此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现实中无处寻觅的失落。

"美人垆下桑郎熟",转而描绘眼前景色,美人酒垆边桑叶已熟,但美景无法驱散诗人内心的落寞。"细把金钱菊",金钱菊虽美,却只能独自欣赏,更显孤独。最后两句"辽东皂帽堕堪伤,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辽东的皂帽象征着远方的思念,而满城风雨与重阳节的凄凉气氛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在异乡过节的孤苦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节日感受和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二)广陵李宗伯寓观女举作

芜城新曲勾栏浅。覆地氍毹软。小蛮金管雪儿筝。

二十四桥明月照人醒。三朝不作衔书凤。

但舞江南弄。晓风散去彩云愁。

可是竹西歌吹久扬州。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三)喜来、我平归自江右,寄诗并讯徐大文、张祖望、吴云章消息

布帆婀娜江州至。贻我相思字。怀中一日九开看。

记得旧时风雨夜阑干。潮平若泛西陵渡。

须把滕王赋。南州榻冷剑城凉。

借问延陵何日下南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四)寄怀邹吁士

宫莺细啭皇州路。花暖金盘露。春风扈从赋长杨。

策马归来重醉酒垆傍。钱塘五月冰壶晓。

别馆新荷小。瑶辞百幅重南金。

思煞梁园客子到如今。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青玉案(其一)渡江有感

夕阳江上丹枫暮。看车马、纷无数。

当日西施从此去。

城山出海,楼船近岸,中有更衣处。

平沙十里长亭路。空留得、花如雾。

最恨江流流不住。

暮潮初下,午潮还上,今古西陵渡。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