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方正叔知县韵仆今年六十有三窃观正叔赠陈甥述怀诗有感予心并和二首奉呈(其二)

水满陂塘麦满村,路逢田父和长言。

题诗懒作蝇头字,贳酒愁看犊鼻裈。

芳草藉青迷野径,远山横翠入柴门。

道衡骨朽无人继,卿相谁能预识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池塘水满,村庄处处都是金黄的麦田,路上偶遇农夫,他与我畅谈无阻。
我懒得写那些微小的蝇头字来题诗,只因买酒时看着农夫们破旧的犊鼻裈(古代农夫穿的短裤)而心生愁绪。
青草茂盛,遮住了田野的小路,远处的青山翠色横跨,映入简陋的柴门。
像道衡这样有才的人已老去,后继无人,谁能预料到将来会有谁成为卿相、显贵之人呢?

注释

陂塘:池塘。
田父:农夫。
长言:畅谈。
蝇头字:极小的字。
贳酒:赊酒。
犊鼻裈:古代农夫穿的短裤。
芳草藉青:青草茂盛。
野径:田野小路。
柴门:简陋的门。
道衡:指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人。
朽:老去。
预识:预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后的田园景象。"水满陂塘麦满村",表明农作物成熟,水源充沛,是一年一度的丰收时节。诗人在路上遇见劳作的农民,与他们交流,通过"路逢田父和长言"体现了与农民的友好交谈和对农事的关心。

接下来的"题诗懒作蝇头字,贳酒愁看犊鼻裈"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创作时的随意与不经意,甚至有些懒惰,但却在细微处流露出对生活的小确幸,如用简单的笔触写诗,用低廉的价格买酒享受。

至于自然景象,则有"芳草藉青迷野径,远山横翠入柴门"。这里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草地上覆盖着鲜绿色的草,远处的山峦则以翠绿色的姿态缓缓进入农家的小屋。

最后两句"道衡骨朽无人继,卿相谁能预识温"。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担忧和不确定性,以及对于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的渴望。这里的"卿相"指的是知音、知己,是那种能够感同身受并给予支持与理解的人。

整首诗通过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农民劳作的尊重,以及对个人创作和情感交流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次方正叔知县韵仆今年六十有三窃观正叔赠陈甥述怀诗有感予心并和二首奉呈(其一)

年踰六十我何堪,心曲因君得纵谈。

阅史旧尝疑夏五,参禅今遂荐前三。

饮阑却怪清樽恶,饥甚犹怜粝食甘。

交态物情何足较,迩来炉鼎兴方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次因上人韵

一从潜水别,三见菊花黄。

旧好论交笃,新诗引兴长。

劳生閒自笑,道术淡相忘。

蝴蝶秋来懒,时应到睡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彦时兄苦旱韵

斗粟衡门且自安,老来筋力厌辛酸。

官游动是三年别,邂逅应容一笑欢。

荷浦珠联秋露溢,稻田龟坼暑风乾。

昨朝溪足捎新雨,已觉羸躯怯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元发弟秋日德馀庵书事二首(其二)

十载江湖叹断蓬,梦魂时到帝王宫。

珠帘高捲虾须日,宝扇斜开雉尾宫。

勿诮赵尧刀笔吏,须怜窦巩嗫嚅翁。

儿童来告黄花熟,可喜樽中酒不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