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日写怀》由明代诗人汤沐所作,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生感悟。
首句“黄菊秋来已满篱”,以黄菊盛开的景象开篇,既点明了季节,也营造出一种丰收与喜悦的氛围。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不仅渲染了诗中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高洁。
接着,“青山于我久相期”一句,将自然界的青山拟人化,表达出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宁静山林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孤灯对酒不成醉,远道逢秋更觉悲”两句,通过对比孤灯下的饮酒与秋日的远行,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孤灯暗示了诗人独处的寂寞,而逢秋则强化了这种悲凉之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祇恐病侵垂老日,不妨贫过未官时”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往的回忆。对疾病的恐惧与对老年生活的担忧,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识;而对未做官前贫困生活的坦然接受,则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沅湘欲趁东归棹,竹杖芒鞋任所之”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沅湘,泛指南方水乡,东归棹则意味着返回故乡或心灵的归宿。竹杖芒鞋的描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秋日写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