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江故作两江分,立杀呼船隔岸人。
柳上青虫宁许劣,垂丝到地却回身。
这是一首描绘江景和舟行之艰难的诗句。"一江故作两江分,立杀呼船隔岸人"表达了江水奔腾,不时有险滩急流,使得渡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开,每当经过狭窄之处,舟子们都要高声呼喊,以警示岸上的人。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精细观察,也反映出古代人民与自然搏斗的情形。
"柳上青虫宁许劣,垂丝到地却回身"则是对这一场景中小事物的刻画。这里的“柳上青虫”指的是蜘蛛在柳树枝头结网,而“垂丝到地却回身”描绘了蜘蛛下网时细心谨慎的情态,生怕自己的劳作白费,不得不时时回首检查。这种对自然界微小生命行为的观察和描写,体现出诗人对大自然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生的关注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江水险恶和蜘蛛细心劳作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精妙的艺术造诣。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归舟曾被此滩留,说著招贤梦亦愁。
五月雪飞人不信,一来滩下看涛头。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课本版本)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