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标题为《涪陵令李坤幼随母冒姓今复姓王》。诗中表达了对孝子李坤的敬意和感慨。首句“孝子平生三釜悲”描绘了李坤一生因孝顺而产生的深深哀愁,可能是因为为了母亲而改姓,生活有所牺牲。次句“故人解后一寒疑”暗示了他身份转变后的些许困惑和世人对其境遇的同情。
诗人接着写到“亦知自讲陶朱事”,表明李坤虽然处境艰难,但仍能自我激励,学习古代贤人陶朱公(范蠡)的智慧和坚韧。对比“不同戏题臣向诗”,诗人赞赏李坤的行为不同于那些只为求名利而作诗的人。
“旧日夫人称李卫,如今弟子即羲之”这两句,将李坤比喻为历史上的人物李卫和王羲之,赞美他的品德和才华,暗示他虽改姓但仍保持高尚品格,如同古代贤士。
最后两句“姓同名独吾何憾,厚德真堪慰所思”表达了诗人对李坤的敬佩和安慰,认为尽管名字不同,但他的深厚德行足以弥补一切,令人深感欣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李坤的孝心、坚韧和高尚品质,体现了作者对孝子的敬重和对道德修养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