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山主求赞顶相

个是净慈毛和尚,口言祸福有定当。

逐日随缘去赴斋,是谓两脚功德藏。

彫装千佛,布砌两廊。

判断一切魍魉鬼,主管五百罗汉堂。

至于修桥造路,与夫浴主街坊。

闻一切善事如蝇见血,闻一切恶事似蟹落汤。

有时随搂搜,若万回老子欢喜。

有时放歇蹶,若布袋和尚颠狂。

得一文钱不曾落地,合十爪掌常乃谢天。

只一味朴直,无些子壒尘。

所以打动好事檀那,画出这般面觜。

且道如何比拟,八月十五中夜凉,一轮月照西湖水。

形式: 古风

翻译

毛和尚住在净慈寺,口中讲的祸福他认为有定数。
每日随缘去吃斋饭,这就是他双脚积累的善行。
寺庙里装饰着千尊佛像,两边走廊布满了壁画。
他能辨别世间邪魔,管理着五百罗汉的殿堂。
修桥铺路,帮助邻里,都是他的善举。
他对善事如饥渴,对恶事避之不及。
有时他会深入调查,如老子般深思熟虑。
有时则放任自流,像布袋和尚般疯狂。
即使得到一文钱,也绝不让它落地,双手合十感谢天地。
他纯真朴实,不沾染一丝尘埃。
因此感动了众多善心人士,他的形象被描绘出来。
试问如何形容他?就像中秋之夜,明月照在西湖之上。

注释

毛和尚:指代某位名叫毛的和尚。
定当:必定如此,认为有定数。
逐日:每日。
随缘:顺应机缘。
功德藏:善行的积累。
彫装:装饰。
布砌:布置。
廊:走廊。
魍魉鬼:指邪恶的事物。
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的殿堂。
修桥造路:修建桥梁和道路。
浴主:帮助沐浴的人。
善事:好事。
恶事:坏事。
似:如同。
搂搜:深入调查。
老子:古代圣人。
欢喜:满意。
放歇蹶:放纵不羁。
颠狂:疯狂。
不曾落地:绝不浪费。
合十:双手合十表示敬意。
朴直:朴实正直。
壒尘:沾染尘埃。
好事檀那:善心人士。
面觜:面貌和表情。
比拟:比喻。
中夜:半夜。
西湖水:西湖的湖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名叫毛和尚的僧人,他在净慈寺修行,言行举止都围绕着佛法和因果。他每日随缘参加斋饭,认为这是积累善行的方式,双脚行走即是他的修行之功。寺庙内装饰着千尊佛像,两廊则是布满经文,他以智慧判断世间妖魔鬼怪,管理着五百罗汉堂。毛和尚热心公益,无论是修建桥梁道路,还是帮助邻里,对善行充满热忱,对恶行则避之不及。

他的行为既有如老子般深思熟虑的喜悦,也有如布袋和尚般的洒脱。他对金钱的态度极为谨慎,每得一文钱都视为珍宝,感恩天地。毛和尚性格朴实直率,不沾染尘世杂质,因此深受善心人士的敬仰。诗人以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明月照耀西湖的景象,比喻毛和尚的纯净和明亮,象征他的精神如同皎洁的月光,照亮人间。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毛和尚修行品格和无私奉献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他作为僧人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219)

释如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辞世颂

六十六年,罪犯弥天。打毬?跳,活陷黄泉。

咦,从来生死不相干。

形式: 偈颂

赠僧

喝声霹雳震晴空,白棒飞星化活龙。

不入这般儿女队,乱花翻袖舞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临济赞

捏个空拳,嚇杀天下。这般祖师,畜生驴马。

形式: 四言诗 押[马]韵

偈颂二十五首(其五)

有问有答,屎尿狼藉。无问无答,雷霆霹雳。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