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何仙姑祠(其一)

昔年居罗浮,长与群仙游。

蝴蝶如车轮,飞上大石楼。

五彩映朝日,跨之恣优悠。

几度访云母,逍遥过丹丘。

不见何仙姑,使我生离忧。

今春入增城,驻棹相水头。

仙姑故居在,林木生清幽。

披帏一长揖,踌蹰重迟留。

如登姑射山,绰约莫可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人何仙姑的追忆与向往,以及对仙人居住之地的想象与探访。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仙界与人间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昔年居罗浮,长与群仙游”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曾经与仙人们共游罗浮山的经历,暗示了他对仙界的向往和对仙人的敬仰。接着,“蝴蝶如车轮,飞上大石楼”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蝴蝶飞翔的情景,仿佛它们是乘坐着车轮般大小的翅膀,飞上了高耸的大石楼,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观,也隐喻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五彩映朝日,跨之恣优悠”进一步描绘了在朝霞映照下,蝴蝶飞翔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几度访云母,逍遥过丹丘”则表达了诗人多次探访仙人居住地的愿望,以及在仙人所居之地的自在与逍遥。

然而,“不见何仙姑,使我生离忧”一句转折,表达了诗人未能见到何仙姑的遗憾,这种情感的落差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后半部分,诗人“今春入增城,驻棹相水头”,描述了他再次踏上寻访之旅,最终来到了何仙姑的故居。通过“仙姑故居在,林木生清幽”这一句,诗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神秘感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仙人生活的宁静与祥和。

“披帏一长揖,踌蹰重迟留”则表现了诗人面对仙人故居时的恭敬与不舍,他以长揖之礼表达对仙人的尊敬,并在原地久久停留,不愿离去。最后,“如登姑射山,绰约莫可俦”以姑射山为喻,赞美何仙姑的美丽与超凡脱俗,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无限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153)

梁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何仙姑祠(其二)

我思古仙人,道成羽化去。

朝游旸谷东,暮向西崦住。

广带飘长风,云鬟销烟雾。

时来戏人间,宴婉同欢处。

窈窕谁家子,捲帘当官路。

灼灼如蕣华,倾城一回顾。

不惜千金躯,长恐时光暮。

适意在闺房,孰谓丹经误。

形式: 古风

寄寿潘亚目五十又一

我少君一岁,俱为五十人。

勋名怜共许,华发各更新。

渐喜儿曹长,休辞酒盏频。

罗浮贮千斛,期访洞中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寿陈梅臣先辈八十有一

南溟浩渺不可极,东倚罗浮为海国。

群山西走作海门,虎头大小并称尊。

环山襟海平原处,万木笼葱烟雾屯。

山海所产多且奇,人才每每相参差。

三百年来一老叟,啒强气宇如虹霓。

少年文藻振百粤,结交海内真豪杰。

神京失守板荡时,发指皆裂日饮血。

偏袒一呼动四邻,执戈相从多侠烈。

当时文烈增城侯,帐底偕箸资筹谋。

独恨未曾将十万,经略中原出冀州。

如今老去雄心尽,阅世几回性坚忍。

酒酣不觉奋长髯,伏枥高歌犹满引。

生平老友不相下,李司寇公简司马。

骨气精神终逊翁,果然寿算难与同。

天空海阔各有托,冥冥万里一飞鸿。

形式: 古风

高凉观山寺(其一)

散步东郊见野烟,隔溪遥唤钓鱼船。

名园冷落皆荆棘,閒过僧廊看木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