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描绘江南山水景色的诗。首句"碧树濛濛雨气含",通过"碧树"和"雨气"的描绘,展现出江南雨后湿润清新的环境,"濛濛"一词则形象地描绘出细雨轻烟的朦胧美。次句"乱山重叠大江南",写出了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江南地貌,"乱山"和"重叠"富有动态感。
第三句"短桥何处人家近",诗人视线转向近处,短小的桥梁连接着远处的人家,引发对宁静乡村生活的想象,"何处"二字更增添了探寻的意味。最后一句"多是当年海岳庵",点出画面中可能存在的历史遗迹——海岳庵,暗示了此处曾有过僧人修行的过往,增添了时空的沧桑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后山村图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回味。管讷作为明代诗人,其作品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这首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