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瑞所藏李唐风雨图

炮车卷东南,白昼沙石昏。

悠然隘西北,顷刻潭湫翻。

晴窗展李画,叆叇迷江村。

乃知笔有神,巧剔造物根。

信意泼浓墨,了不见墨痕。

但见平林黯黯木欲折,辊底怒浪掀天浑。

平地十步九蹉跌,奈此倚岸舟如盆。

得非折天柱,恐是颠昆崙。

不然于菟髑髅下,巨浸潜蛟勇斗涛山崩。

空江冥冥不知晓,更无一个闲鸥鸟。

断岸微茫水亭小,三两重茅都卷了。

漓洒云阴阴,翻然如惜金。

西子宜浅妆,浓抹尤清深。

于戏此妙不可寻,百金一笔不足临,掩卷袖手空沉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创作,题为《云天瑞所藏李唐风雨图》,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画家李唐的《风雨图》中所蕴含的磅礴气势与自然之力。

诗开篇即以“炮车卷东南,白昼沙石昏”描绘出一幅狂风骤起、沙石蔽日的画面,渲染出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氛围。接着,“悠然隘西北,顷刻潭湫翻”则以时间的快速转换,展现风雨瞬间席卷天地的壮观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风云变幻的动态美与静止的潭湫翻腾相结合,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晴窗展李画,叆叇迷江村”两句,转而描述观画时的感受,晴朗的窗户映照出李唐的画作,使得江村在画中显得迷离而神秘,进一步烘托出画作的意境之美。接下来,“乃知笔有神,巧剔造物根”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高度赞赏,认为其笔下之画仿佛能触及自然的本质,展现出超凡的创造力。

“信意泼浓墨,了不见墨痕”是对画家技法的极高评价,强调其用墨之自由与大胆,即使浓墨满纸,却不见墨迹的痕迹,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平林黯黯木欲折,辊底怒浪掀天浑”描绘出画中风雨交加、树木摇曳、波涛汹涌的场景,生动地再现了自然界的狂暴与壮丽。

“平地十步九蹉跌,奈此倚岸舟如盆”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风雨中行船的艰难与危险,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紧张气氛。“得非折天柱,恐是颠昆崙”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风雨力量的敬畏之情,仿佛连天柱都被折断,昆仑颠簸不已。

“不然于菟髑髅下,巨浸潜蛟勇斗涛山崩”继续以夸张的想象,描绘出风雨中猛兽与巨龙搏斗的激烈场面,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震撼力。“空江冥冥不知晓,更无一个闲鸥鸟”则通过描写空荡荡的江面和无处可避的鸥鸟,突出了风雨的无情与广阔。

最后,“断岸微茫水亭小,三两重茅都卷了”描绘了风雨过后,岸边的景象一片狼藉,水亭被卷走,显示出自然力量的强大与破坏性。“漓洒云阴阴,翻然如惜金”以“漓洒”形容雨水倾泻,如同珍惜黄金一般,表达了对雨水的赞美与敬畏。“西子宜浅妆,浓抹尤清深”则以西施为例,说明即使是淡妆也足以展现其美丽,而浓妆则更加凸显其清雅之气,以此来比喻画作的高妙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风雨图》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扬,不仅展现了画家李唐的卓越技艺,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的崇高敬仰。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侍左秘书高疏寮得处州(其一)

一水分吴越,幽思可得分。

软红援汩汩,坚白扫纭纭。

富卷投囊草,芳馀辟蠹芸。

傍池双宿鹭,留得水边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侍左秘书高疏寮得处州(其二)

诗人去作州,需次小迟留。

风物忺题品,江山怕搅搜。

竹凉深处榻,荈酽醉时瓯。

见说三岩好,因书话胜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宋左曹得温州(其一)

翁居藩辅久,叔年又相先。

万石不足数,一灯无别传。

家声青琐闼,风味赤城仙。

好是猿啼处,霞标最近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宋左曹得温州(其二)

数峰江上青,宜雨亦宜晴。

著意画难就,助人吟易成。

县官怀近郡,郎署暂专城。

况是烹鲜手,襦歌屡有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