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九日送周济川归姑苏兼柬奚元启》,通过“九日”这一传统节日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九日乡心正郁纡,送君况复唱吴趋”,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内心充满离愁别绪,而友人周济川即将离开,更添了几分伤感。同时,“吴趋”一词,不仅描绘了友人归途的景象,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颔联“但将青镜照华发,孤负黄花共紫萸”,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他对着镜子,看到的是斑白的头发,与友人分别时,只能以黄花和紫萸相赠,象征着友情的持久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颈联“文字纵令人激赏,功名且任鬼揶揄”,体现了诗人对文才与功名的不同看法。他认为,尽管自己的作品可能得到别人的赞赏,但在追求功名的路上,却可能遭遇世人的嘲笑。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尾联“到家为问奚元启,何事经年不寄书”,诗人希望友人周济川回家后能转达他对另一位朋友奚元启的问候,并询问为何多年未寄书信,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有对友情的深情表达,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