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沙河

轻舟溯河流,信宿忘少暇。

委蛇遵大堤,荏苒历初夏。

晴光汎流沫,川涨益湍泻。

游子念远行,假寐待明夜。

方经镏渡湾,倏过鹤丘下。

嘤嘤山鸟鸣,的的水花谢。

爱此堤上柳,绪风一披洒。

棹师力张帆,中流去如马。

孤烟隔渚生,偶见捕鱼者。

相顾不得言,长歌恣陶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汪广洋的《溯沙河》描绘了诗人乘舟溯流而上的旅程。首句“轻舟溯河流”展现了诗人乘着轻盈的小船逆流而上的画面,显示出旅途的轻快与决心。接下来,“信宿忘少暇”表达了舟行之快,连两宿都无暇休息,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忽视和对前行的专注。

“委蛇遵大堤,荏苒历初夏”描绘了船只沿着弯曲的大堤蜿蜒前行,时光荏苒,已进入初夏时节。诗人通过“晴光汎流沫,川涨益湍泻”进一步描绘了夏日阳光下的河水泛起泡沫,水流湍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

“游子念远行,假寐待明夜”体现了诗人的旅人身份,他在舟中打盹,期待着夜晚过去,新的一天到来。沿途经过“镏渡湾”和“鹤丘”,诗人用“嘤嘤山鸟鸣,的的水花谢”来点缀景色,增添了生动的自然音响和视觉效果。

“爱此堤上柳,绪风一披洒”表达了诗人对堤畔柳树的喜爱,微风吹过,柳絮飘洒,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情。最后,“棹师力张帆,中流去如马”描绘了船夫奋力扬帆,小船如同飞驰的马匹,疾速向前。

“孤烟隔渚生,偶见捕鱼者”则展现出两岸的孤独烟雾和偶尔出现的渔夫,增添了旅途的寂寥与人间烟火气。诗人与渔夫相视无言,只能借“长歌恣陶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尽情释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舟行沙河的所见所感,情感丰富,意境优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旅途情怀。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过宜兴西

青青铜棺山,麦秀盈町疃。

轻飙动微澜,佳卉丽初暖。

层楼碍烟霏,众鸟杂歌管。

焉知㫃水长,翻讶冬日短。

徘徊林樾间,坐待月光满。

形式: 古风

登忠勤楼听久孚贺架阁弹琴

画栋栖朝霞,层檐宿秋雾。

振衣坐前楹,援琴写中素。

幽泉鸣涧深,落花荡春莫。

油然闻至音,令人起遐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远游陪师西征

朝发庾公楼,夕扣滕王阁。

长歌奋激烈,清风荡寥廓。

张帆江水秋,伐鼓关月落。

予亦将远游,明当造黄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夜直与架阁栾秉德期孙伯融不至

双立碧玉瓶,对酌紫薇省。

长风吹翠梧,初月下金井。

幽怀郁未开,短发醉慵整。

夜分群籁沉,窗虚烛花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