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卷展开共佛语,青山长对伴僧禅。
一炉香尽文时过,浮世何人有此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然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首句“黄卷展开共佛语”,以“黄卷”象征着经书或古籍,与“佛语”相结合,暗示了诗人通过阅读与思考,寻求心灵的指引和智慧的启迪。次句“青山长对伴僧禅”,则以“青山”为背景,与“僧禅”相呼应,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心平静如禅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更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解脱。
后两句“一炉香尽文时过,浮世何人有此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一炉香”的燃烧,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净化过程。在这样的氛围中,“文时过”意味着诗人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享受着与知识、智慧相伴的时光。最后,“浮世何人有此缘”则表达了对能够拥有这样宁静、深邃生活体验的人的赞叹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自豪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内心平静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与实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杖藜来赴庐由饭,喜见公家园有蔬。
安得龙眠老居士,丹青重画隐泉图。
去年公到包山寺,林底相逢笑不休。
今日我来公已去,石羊石虎替人愁。
临终一得老僧言,扫尽胸中事万千。
回首荣华都似梦,便能谈笑死生前。
大千经卷毫端出,铁划银钩字字清。
更会当头这一点,六尘堆上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