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罗商卿七夕雷雨

早秋初夜暗凉生,门巷欢呼见物情。

时节自令儿女爱,年华潜遣鬓毛惊。

一声霹雳开银汉,万丈云涛下太清。

析木津头倾见底,鹊桥从此不须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初秋的夜晚渐渐转凉,街头巷尾人们欢声笑语洋溢着人间烟火气息。
季节的变化让年轻人感受到喜悦,不知不觉间却也让岁月悄悄在鬓角刻下痕迹。
一声雷鸣划破寂静的银河,万丈云浪翻滚直落九天之上。
在析木津的源头,清澈可见底,从此鹊桥不再需要辛苦搭建。

注释

早秋:初秋。
暗凉:渐渐转凉。
门巷:街头巷尾。
欢呼:欢声笑语。
物情:人间烟火气息。
时节:季节变化。
儿女:年轻人。
年华:岁月。
鬓毛:鬓角。
惊:刻下痕迹。
霹雳:雷鸣。
银汉:银河。
太清:九天之上。
析木津:地名,古代星宿名。
倾见底:清澈可见底。
鹊桥:传说中的银河鹊桥。
营:搭建。

鉴赏

这首宋诗《又次韵罗商卿七夕雷雨》由项安世所作,描绘了早秋夜晚的独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早秋初夜暗凉生",以暗凉的秋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门巷欢呼见物情",通过人们的欢声笑语,展现出邻里间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变化的亲近。

"时节自令儿女爱,年华潜遣鬓毛惊",诗人感慨时光流转,儿女在这样的季节里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而自己却在不经意间察觉到岁月催人老的痕迹。"一声霹雳开银汉",生动描绘了雷电交加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观与力量,也寓含着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深沉思考。

"万丈云涛下太清",进一步描绘雷雨的磅礴气势,将读者带入一个壮丽的自然画卷中。最后两句"析木津头倾见底,鹊桥从此不须营",借析木津和鹊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对人间情感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无需人为营造就能自然连接的真挚情感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早秋雷雨为引,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和毛子和郑荐玉

长腰如玉稳如金,千里西城待一霖。

忧国元戎真沥血,还家倦客更关心。

卧听檐吹长疑滴,起看江云只愿阴。

但得街头官酒贱,速呼毛郑与同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又病起送春

睡过珍林十日红,起看阳艳欲成空。

有情尽付莺和蝶,无恨堪嗔雨与风。

原隰望中青一色,栏干凭处意无穷。

衰翁晚悟人间事,春去春来岁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又赋

属玉风前藕叶香,残蝉声里柳枝黄。

生前天遣耕云土,身后人来问雪堂。

樊口战船旗似锦,黄坡突骑剑如霜。

先生傥有归来梦,更觉春江雨后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丈人任知县生朝

老梅坡底万花黄,未问重阳且少阳。

华岳金天钟宝器,屏星初月照琴堂。

阿连句好珠躔聚,文度归来玉树香。

千岁易逢难此会,明年湖海却相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