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名为《题黄佐廷赠尉遗像(其三)》。黄遵宪是晚清时期著名的诗人、外交家,此诗通过描绘一幅赠尉遗像,展现了对英勇之士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不将褒鄂画淩烟”,开篇即以“褒鄂”比喻表彰和赞誉,而“淩烟”则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凌烟阁上画功臣”,意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光辉的印记。此句表达的是,这幅画像并非仅仅为了炫耀或表彰,而是为了铭记这位英勇之士的飒爽英姿与凛然正气。
“飒爽英姿尚凛然”,进一步刻画了人物形象的英武与威严,即使画像已成,其精神风貌依然令人肃然起敬,展现出一种超越时间的英雄气概。
“一语冲君冠上发”,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某人的一句话如同箭矢一般,直接击中了君主的内心,触动了他的情感。这里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力量,也暗示了这位英勇之士生前可能曾有过对国家或君主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或言论。
“有人降表写龙笺”,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庄重的场景,有人正在撰写降表,使用了珍贵的龙笺纸。降表通常指的是臣子向君主表示归顺或请求赦免的文书。此处通过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英勇之士对国家忠诚与奉献的精神,以及其行为对后世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遗像的描绘,表达了对英勇之士的崇高敬意,以及其精神对后人的深远影响。黄遵宪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