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漏声长灯耿耿,东墙西墙时见影。
月明窗外子规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静与孤独氛围。开篇"玉漏声长灯耿耿",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深夜,玉漏(古代计时器)一滴一滴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而灯火则是微弱而又坚持的存在。紧接着"东墙西墙时见影",通过光影的变化暗示了夜晚的寂静与空旷。
接下来的"月明窗外子规啼",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声音——夜晚清明的月光之下,蟋蟀(子规)的鸣叫声显得尤为凄清。最后"忍使孤魂愁夜永",诗人表达了一种无法忍受的孤独与哀愁,这种感受在漫长的夜晚中被无限放大。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光影和声音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绪。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处,也映照出了古代文人在寂寞之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心境。
不详
唐代女诗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墓
色比丹霞朝日,形如合浦筼筜。
开时九九如数,见处双双颉颃。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婴网虽皆困,褰笼喜共归。
无心期尔报,相见莫惊飞。
五色文胜百鸟王,相思兼绝寄芸香。
由来不是池中物,鸡树归时即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