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郊庙朝会所作的《熙宁祭风师五首》的第三首,奠币时使用了古代诗人的名句《容安》。通过对这四行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祭祀活动中表达的深厚情感和敬畏之心。
“育我嘉生,神惠是仰。” 开篇两句直接点出了祭祀对象的重要性,其为天地万物提供了生命与养育之恩,人们对其怀有深深的敬意。这里的“神惠”指的是自然界或上天赋予的一切美好和恩泽。
“载致斯币,庶几用享。” 接下来的两句则具体描述了祭祀活动中的仪式动作——献上的是实物贡品,而“庶几”表达了一种希望能够得到神灵保佑的愿望。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己对神灵恩惠的期待和尊崇。
“鼓之舞之,式繄尔神。” 这两句描绘了祭祀中的盛况,以及人们在音乐与舞蹈中敬奉神灵的情景。“式”字用来引导读者想象这个场面,而“繄尔神”则是对神灵的直接呼唤,强调了一种虔诚和期待。
“锡福无疆,佑此下民。” 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祝愿的表达——希望获得的保佑能够无边际地延续下去,并且惠泽所有普通百姓。这里的“锡福”是指长久的幸福和平安,而“佑此下民”则强调了这种福祉应该普及于每一个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神灵的祭拜,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源泉的敬畏,以及对美好未来愿景的期待。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敬,也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