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楼阁明丹垩,杉松振老髯。
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中寺院景象。首句“楼阁明丹垩,杉松振老髯”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和生动的动态描绘,展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红白相间的楼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而古老的杉松则仿佛长出了苍老的胡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
接下来的“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檐”则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细节。僧人正迎面走来,手中拿着扫帚,准备清扫院落,这一动作既体现了僧侣的日常修行生活,也暗示了寺院的清净与整洁。同时,诗人通过“茶细旋探檐”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入了茶文化,暗示了僧人们在劳作之余,会享受一杯清茶带来的宁静与满足,进一步深化了对寺院生活的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成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坱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
终南晴夜月,彷佛似登台。
摹画由来妙手知,彩笺落处直疑飞。
寸心用尽终何补,赢得霜毫秃后归。
百鍊经来老更奇,暗中光价自然飞。
锦囊手迹长颜色,曾是君王乞得归。
陶泓毛颖陈玄辈,同日声名四海飞。
独有先生索高价,谁人献赋洛阳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