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咏镜

绣囊冷云软。古意何年读秦篆。余的的、水心清浅。

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凝愁不卷。

似新蟾、楼侧初转。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

消遣。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依然相对天远。

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浓妆近来懒。

只描得、长蛾一半。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鉴赏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咏镜》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以镜为题,描绘了镜中之景与镜前之人的情感交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开篇“绣囊冷云软”,以绣囊的触感和冷云的轻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仿佛是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幽静的世界。接下来“古意何年读秦篆”,通过追溯历史的痕迹,引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镜中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

“余的的、水心清浅”一句,以清澈见底的水面映照出镜中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清明。随后,“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描绘了镜中人物的装扮,既体现了古代女子的精致生活,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凝愁不卷”则表达了镜中人物内心的忧郁与不舍,仿佛在面对即将逝去的美好时,无法轻易放下。接着,“似新蟾、楼侧初转”以月亮的升起,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增添了诗作的哲学意味。

“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这一句,通过对比镜中与镜外的景象,表达了镜中人物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虚幻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短暂与虚无的主题。

“消遣。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几句,进一步描绘了镜中人物的生活状态,通过彩丝的编织与铅华的涂抹,展现了她们对于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依然相对天远。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以自然界的景象,如霜、杵、淋铃等,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浓妆近来懒。只描得、长蛾一半”则反映了镜中人物在经历了种种之后,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浓妆艳抹到淡妆素颜,体现了对内心真实情感的回归。

“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镜中的自我审视,表达了对真我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世俗眼光的超越,最终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整首诗通过镜为媒介,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物情感、历史记忆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浦.木瓜

庭下结芳心,好移栽、碧甃梧桐双井。

犹记蕊初含,妆痕淡、娇学棠梨红静。

金飙剪剪,抱枝转觉轻衫冷。

仙露成团,秋弄色、缥绿微赪难定。

摘归珠阁相偎,奈温柔、不改花时本性。

谁忍泛香瓯,罗帷里、旋买玉盘高映。

馀酣乍醒,夜来纤手和香凝。

明把春情逗看,还许疗人愁病。

形式: 词牌: 南浦

南浦.寄香侯

无限故人怀,住荒溪、渔市晚来天气。

赤手散千金,归来早、快意药炉风细。

豪游旧梦,凤凰楼侧花骢系。

徒识祖生,鞭尚在、博得几番清涕。

新晴欲买轻舟,启书帏研北,苔香满砌。

长负酒家钱,诗喉渴、同对隔墙螺髻。

关愁不小,劫灰身世谁根蒂。

也知青雪催春近,别后荆扉深闭。

形式: 词牌: 南浦

送入我门来.夏日塞上

山射蛟冰,墙高燕麦,桃花五月难开。

魏家遗迹,石马绣深苔。

连宵羌管离亭奏,写一半江淹赋恨才。

春何在,只有风翻雨坼,前日池台。

南国嬉游此日,抛残堕钗枕簟,湖上安排。

遍种红蕖,潮动画船回。

数年不见轻罗扇,听银箭空将蜡炬催。

祝良宵好梦,个人相送,到客窗来。

形式: 词牌: 送入我门来

花心动.与箨庵诸子夜泛

吴越名都,倚船窗、满幅髯苏游稿。

翠滴愁霖,玉喷飞泉,催客酿成清醥。

浮沉四海无拘系,论麋鹿、何知烦恼。

探囊底、题花彩笔,可随春老。

已挂城头片月,有红粉新妆,慰人怀抱。

左手把金蕉,右挹珠钿,极目万山清晓。

夜深鹤背寒如水,终难称、麻姑仙爪。

愿挥手、蓬瀛只在江表。

形式: 词牌: 花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