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木恩深雨露馀,公卿环列汉庭居。
一朝投阁千年笑,却是杨雄不读书。
这首绝句十首(其五)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以“草木恩深雨露馀”开篇,描绘了草木在雨露滋润下生长繁茂的景象,隐喻着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接着,“公卿环列汉庭居”一句,将笔触转向了朝廷,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围绕在皇帝身边,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稳定。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陡然转折:“一朝投阁千年笑,却是杨雄不读书。”这里运用了典故,提到的是西汉文学家杨雄的故事。杨雄曾因不满朝政而投阁自尽,但他的行为却成为了后世文人反抗暴政的象征。郑思肖借杨雄之事,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那些不读书、不关心国事的官员的讽刺,强调了知识与道德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价值的追求,语言简洁有力,寓意深远。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一叶飞秋万树寒,行吟憔悴倚栏干。
渊明只忆晋朝事,满眼黄花泪不乾。
银汉斜倾玉漏残,钗虫熠熠照清寒。
最怜今夜下弦月,一半娑婆树不完。
騣笠毡靴搭护衣,金牌骏马走如飞。
十三门里秋光冷,谁梦朝天喝道归。
西风满路奈愁何,昏鼓声中厌北歌。
菱藕市空灯火断,一城秋怨月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