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从孙济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者在秋季的景象,跨骑驴出门,去探望族中的晚辈。权贵之家虽热闹,但诗人更关心的是那些贫穷无依的族人。诸孙们生活贫困,宅院荒废如同村落。只有堂前的竹子和堂后的萱草自在生长,显示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景象。然而秋天的萱草已经枯死,竹枝上覆盖着霜冻,没有繁盛的样子。

诗人继续描写生活的情形:淘米时水少,汲水多了却发现井水混浊;刈葵(一种植物)不可大意放手,不然会伤害到葵根。阿翁(可能是家中老人或对长辈的尊称)因为懒惰久了,看到儿童行走奔跑的景象。

诗人的来访并非为了宗族中的物质利益,也不为的是盘算琐事。小人们往往以口舌之利为重,世俗的薄情难以评论。诗人劝诫不要受到外界的猜疑与成见,而应秉持同姓之间自古相传的敦厚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家园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族中晚辈生活状态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价值观和社会风俗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怀念与坚守。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立秋后题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龙门阁

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

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

滑石攲谁凿,浮梁袅相拄。

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

百年不敢料,一坠那得取。

饱闻经瞿塘,足见度大庾。

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龙门镇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光禄坂行

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

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

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