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夜感兴(其六)

壁立崚嶒万仞翱,伊川今古更人豪。

却怜逐影寻声者,浪说当年帽䇶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秋夜的景象,通过对比与反讽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壁立崚嶒万仞翱”以峻峭的高山起笔,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险峻,仿佛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伊川今古更人豪”转而提到伊川,这里可能是指伊水或伊河,诗人在此处借以象征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的更迭。

“却怜逐影寻声者,浪说当年帽䇶高。”这两句则转向对现实的反思。诗人似乎在讽刺那些追逐虚名、盲目崇拜过去英雄的人们,他们只是徒然地谈论着历史上的辉煌,却忽视了时代的变化和个人的努力。这里的“逐影寻声”比喻盲目跟风、追求表面现象的行为;“当年帽䇶高”可能暗指过去的荣耀或成就,但诗人强调的是这些成就并非永恒,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价值可能会被重新评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英雄的形象,以及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人与时代的深刻洞察。它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人类行为和社会风气的反思。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秋夜感兴(其七)

考亭一脉本轲丘,著作遥知为世谋。

却怪虚谈狂谬者,摘从枝叶倍寻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八)

大道人人本自存,每于居处得真诠。

不知扇颂缘何事,却蹈西方竖佛门。

形式: 七言绝句

山中秋夜感兴(其九)

万派源头一贯之,入门朱陆未应岐。

鸣冤定论浑多事,只向人间管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

台上阳春日半晖,石翁寻乐已忘机。

溪头忽遇程夫子,长笑吟风弄月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