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宋登春的《蓟门》描绘了一幅战后的凄凉景象。首句"桑柘兵残后",以桑柘树林暗示战争的痕迹,兵燹之后,原本生机勃勃的树木显得凋零。"人家夕照中",夕阳映照在破败的村落,渲染出一种寂静而落寞的气氛。
"天秋沙雁灭",秋天的天空中,大雁消失无踪,可能是因为战乱使得它们难以觅食或栖息之地。"月冷戍楼空",月光洒在空荡荡的戍楼,更显孤独与荒凉,戍楼本应是戍卫者的居所,如今却空无一人。
"选将燕山北,擒胡辽海东",这两句展现了战争的规模和地域,将领们在燕山以北挑选勇士,准备追击敌人至辽海之东,显示出战争的紧张和决心。
最后两句"城南余战地,磷火夜深红",点明了战场的具体位置,城南仍有战争留下的痕迹,夜晚磷火闪烁,呈现出一片诡异的红色,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死者的哀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寂静,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具有强烈的悲壮感和历史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