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
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
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这首诗名为《生查子·其一》或《闻莺》,由南宋诗人杨冠卿所作。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娇莺恰恰啼”一句,以动人的声音形容莺鸟的鸣叫,传递出一种生灵之美。紧接着,“过水翻回去”,则是说莺鸟在水面上飞翔时偶尔掠水而过,又转身飞回,从中也可见诗人对生命活力的一种赞美。
“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表达了诗人想要与自然界心灵相通的愿望。莺鸟绕着池塘旁的树木飞翔,似乎在寻找一种交流的方式,这里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人去绮窗闲”一句,描绘出一个无人的空寂环境,通过“弦断秦筝柱”来暗示了一种孤独和哀伤。秦筝即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的“弦断”,意味着音乐的中断,也象征着人生的凋零和情感的破碎。
最后,“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虽有新的发现,但终究难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哀伤。这里的“百啭”,即使是无数次地去聆听自然界的新声音,也无法让诗人从悲伤中解脱出来。
这首诗通过对莺鸟鸣叫、水面翻飞、池边树木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无法填补内心空虚的感慨。杨冠卿通过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生机又充满忧郁的意境之中。
不详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晚起倦梳妆,斜压翠鬟云鬓。
手捻花枝辄笑,问青鸾音信。
绣帘慵卷玉钩垂,风篁奏馀韵。
灯火黄昏院落,报雕鞍人近。
细雨落檐花,帘卷金泥红湿。
楼外远山横翠,染修眉愁碧。
旧游春梦了无痕,香尘暗瑶瑟。
凭仗青鸾飞去,问新来消息。
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无力。蹙破远山愁碧。
罗袜浪传仙子,宫梅休写华光。人言寿客饱经霜。
不趁凡花入样。万玉森罗素节,一枝剩有馀芳。
孤高肯使蝶蜂藏。特立甘泉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