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观

神灵所窟宅,厥惟祝融乡。

浮丘与安期,来往亦不常。

何者五仙人,各骑一色羊。

手持五谷穗,芃芃三尺强。

黍稷居两旁,粳稻居中央。

羊亦衔果蓏,以种遗炎方。

丰年再三祝,倏灭馀景光。

越人念粒我,春秋修蒸尝。

报赛若先农,水旱仍遑遑。

作观楚庭西,五仙列成行。

少者反当中,老者左右方。

膝前各一石,或蹲或翱翔。

或立或僵卧,大小相低昂。

抵触势有馀,角形弯以长。

言是羊所变,毛质皆青苍。

一卷自周时,摩挲历帝王。

斑驳见手泽,表里含光芒。

番夷多膜拜,薰用苏合芳。

馀窍出烟气,一缕何飞飏。

恍若白云核,氤氲所含藏。

尺寸天所留,所关乃雨旸。

吁嗟尔君子,言观来芝房。

南交多瑰货,不以充资装。

依依此怪石,三叹空徬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仙观的景象,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历史感。诗人屈大均通过丰富的想象,将五仙的形象、活动以及与人间的关系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先,诗中提到“神灵所窟宅,厥惟祝融乡”,暗示五仙观是神灵的居所,位于祝融之地,充满神秘氛围。接着,“浮丘与安期,来往亦不常”则引入了两位传说中的仙人,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性。

五仙的形象被描述为“各骑一色羊,手持五谷穗”,羊象征着吉祥与丰收,五谷穗代表农业文明,这一细节体现了五仙与农业、自然界的密切联系。诗人还特别强调了五仙对炎帝土地的贡献,通过“以种遗炎方”这一句,展现了他们对人类福祉的关怀。

在描述五仙观的具体景象时,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少者反当中,老者左右方”、“或蹲或翱翔”等,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通过“抵触势有余,角形弯以长”等描绘,展现了五仙观的独特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最后,诗中提到了五仙观与民间祭祀活动的关联,如“春秋修蒸尝”、“报赛若先农”,强调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五仙观及其背后文化的深深敬仰之情,通过“吁嗟尔君子,言观来芝房”、“依依此怪石,三叹空徬徨”等句子,流露出对这种独特文化遗产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五仙观的神秘与美丽,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对古代神话传说与地方文化的一次深情回顾。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送张超然还虞山

去年春上巳,送子珠江南。

愿子岢峨舟,上无樯与帆。

今年小寒食,送子珠江北。

愿子万里身,上有双飞翼。

三岁别妻孥,梦中见颜色。

吴下一舂人,鸳鸯苦无力。

娇女未扶床,呱呱在锦臆。

游札有遗风,伯鸾所朝夕。

昔家梧宫傍,今移拂水侧。

言公昔浣衣,有石方且直。

夫在石东耕,妇在石西织。

节节皆为双,白纻充衣食。

裁成一明月,皎洁终何极。

形式: 古风

行药城东作

仲春已清和,逍遥可行药。

炎洲多灵草,勾萌先咀嚼。

采兰者谁子,邂逅当林薄。

无营似白华,无欲同朱萼。

绿叶与紫茎,平生所磨错。

微雨上膏滋,本根远相索。

其旁石菖蒲,尺寸琼瑶削。

紫茸何葳蕤,九节含风弱。

安期所服饵,玉颜以灼灼。

秦帝于我求,蓬莱奋云蹻。

千岁与君期,神仙多戏谑。

桥下流韸韸,少君与斟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古诗为王将军寿

将军学渊府,日与诸儒游。

纵横飞文雅,藻思纷云浮。

大帐开朝台,道德为戈矛。

清辞若飞兔,超山越海陬。

伊予乃驽骀,龙骥不可求。

首夏气清和,衣袷临河洲。

酒称千金寿,主宾交献酬。

十丈攀枝花,朵大如觥觓。

注酒须瓣中,百壶争川流。

玉女笑如电,红口不能收。

壶矢一再行,雅歌相绸缪。

愿君似山丹,颜渥无春秋。

岁岁珊瑚林,持以为觞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不草诏

如何圣天子,乃称大将军。

当制不敢草,嫌以臣名君。

皇帝拔剑起,不草即诛尔。

免冠伏殿前,泪流请就死。

刚哉古大臣,不辱朝廷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