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咏梅三十首(其十三)蟠梅”为题,由元代诗人冯子振所作。诗中通过对蟠梅这一独特形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屈干回枝制作新,强施工巧媚阳春。”这两句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蟠梅的独特姿态。弯曲的枝干仿佛经过精心设计,回旋交织,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寻常梅花的美感。在春天的阳光下,这种巧妙的构造更显得格外吸引人,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春天增添的一抹别致色彩。
“逋仙纵有心如铁,奈尔求奇好事人。”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蟠梅的独特魅力。即使逋仙(传说中的隐士)的心再如铁石般坚硬,面对如此奇巧的蟠梅,也难免会被其吸引。这不仅是因为蟠梅本身的美丽,更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于独特、奇巧事物的追求。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类的好奇心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自然的韵味,又蕴含着深邃的人文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蟠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普遍追求。冯子振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成功地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