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

峰顶侵云法象寒,远游虚唱肃天官。

松吟泉漱人仙去,犹想箫声落旧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山峰高耸直入云霄,法象清冷似寒冬。
远方游子虚声歌唱,恭敬礼拜天宫神灵。

注释

峰顶:山峰的顶端。
侵云:直插云霄。
法象:佛教中的神圣景象。
寒:寒冷。
远游:远行之人。
虚唱:轻声歌唱,象征空灵。
肃:恭敬。
天官:天上的神官。
松吟:松树发出的声音,如人的低语。
泉漱:泉水漱口,比喻清音洗涤。
人仙去:人仿佛成仙离去。
箫声:竹箫的声音。
旧坛:古老的道场或圣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清幽而神秘的场景,诗人陈洵直以宋代文人的视角,将读者带到了天坛峰顶。"峰顶侵云法象寒"一句,通过"侵云"和"法象寒",展现了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环境冷峻而神圣。"远游虚唱肃天官"则暗示了此处曾有官员或仙人行踪,他们的歌声虽已远去,但仍能感受到那份庄重与肃穆。

"松吟泉漱人仙去"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韵律,松树在风中发出低沉的吟唱,泉水潺潺,仿佛是仙人离去后留下的声音。这种宁静而超凡的氛围,让人想象着曾经的仙人活动和神秘传说。

最后,"犹想箫声落旧坛"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那悠扬的箫声似乎还在回荡,落在昔日的坛前,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整首诗以景寓情,借天坛之景表达了对仙踪的向往和对历史的追忆。

收录诗词(34)

陈洵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骨箬

山中绀箬元无脊,炉里金丹日月开。

不是潜藏杜尘世,有人曾见碧蟾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归云洞

众真霞佩上三天,谁见回飙□驾旋。

洞府后门人不信,片云鹤鹤是归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归云庵

聚散空中不可期,虚含五色岂多姿。

归来便合沈踪迹,却是行人见出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白茅洞

茅君职守屡经年,悬窦回中坐几仙。

酒瓮若盈吾欲客,不须灵窍仰观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