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

石楼高压踞仙坛,万叠洪涛起大观。

山峻岂无虎兕吼,峡斗似有蛟龙蟠。

孤帆带雨愁云湿,爽气冒日精光寒。

乘风破浪有何事,顾我且下任公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望海》诗,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描绘了壮阔的海景与深邃的山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

首联“石楼高压踞仙坛,万叠洪涛起大观”,开篇即以雄浑之笔勾勒出一幅壮观景象:石楼耸立,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万叠洪涛翻滚,展现出大海的磅礴气势。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石楼比作仙坛,将海浪比作万叠洪涛,既突出了石楼的高峻,又渲染了海面的壮阔,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颔联“山峻岂无虎兕吼,峡斗似有蛟龙蟠”,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山峰峻峭,虎兕(猛兽)的咆哮声似乎在山谷中回荡;峡谷深处,蛟龙盘旋,暗示着深不可测的神秘力量。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象征,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与神秘。

颈联“孤帆带雨愁云湿,爽气冒日精光寒”,转而描写海上航行的情景。孤零零的帆船在风雨中前行,愁云密布,雨水打湿了天空,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然而,尽管环境恶劣,海面上却依然散发着清爽的气息,太阳的光芒虽冷,却也透露出希望与生机。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乐观态度。

尾联“乘风破浪有何事,顾我且下任公竿”,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向往。乘风破浪,意味着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任公竿”则是古代传说中的钓鱼工具,此处借指垂钓,象征着诗人愿意放下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望海》一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苏汝载泛海怀吴光卿

与子散发卧沧洲,江间水急浸黄牛。

鹭蹴已见白浪破,鳌坼欲逐青山浮。

云气淋漓图画湿,天光闪铄金银流。

欲将瑶草寄不得,徒然怅咏蒹葭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家蒲圻明府宗尧公墓失多年偶得之榛莽中刮石题此

凫舄风流怅往年,路迷何处觅荒阡。

霜深绝壑松花落,月照空山鹤影还。

牧竖烧残馀断碣,卧麟苔积莽幽烟。

凭崖更洒雍门泪,玉树凋伤事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雨后海望

即看霁色霭芳洲,况有澄江散客愁。

雨过林泉春濯濯,风来湖海水悠悠。

沉吟久负双蓬鬓,身世虚乘一叶舟。

羽翰红颜如可望,便从天外觅神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卢山客

十载论交怨路岐,片帆秋色使人悲。

寻常斗酒勿云薄,曲屈寸心空自知。

西岭浮云番作态,北方多难欲何之。

君行若到庐山上,为访鹿门随鹿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