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砚歌为长兄赋

长公甲诞岁逢酉,嘉宾四座称觞后。

周郎手持一片石,殷勤为献千金寿。

玉质温莹眼复明,霞彩烂耀铿然声。

主人拜受比琼玩,置之几案烟霏生。

科斗古籀镌虬形,色丝妙句如盘铭。

客从远方罗雀至,呼儿取出题凤字。

宝砚凋磨多苦辛,银杯羽化须臾事。

主方懊怏客不欢,黑卿寂寞颖人弃。

神物岂无呵护灵,依然得自吴趋市。

君不见明珠合浦有时还,楚弓知在郢门间。

由来丧焉何须问,且更笼鹅一解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还砚歌为长兄赋》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描述一件珍贵砚台的流转与命运,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以“长公甲诞岁逢酉”开篇,巧妙地将人物的生日与生肖相联系,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接着,“嘉宾四座称觞后”,描绘了聚会的热闹场景,为接下来的事件铺垫。周郎手持一片石,以之为礼物献给长兄,寓意深厚,体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玉质温莹眼复明,霞彩烂耀铿然声”两句,生动描绘了砚台的精美绝伦,不仅质地温润,色泽鲜艳,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赋予了生命。主人对这砚台的珍爱之情溢于言表,将其视为珍宝,置于几案之上,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

随后,诗中通过“科斗古籀镌虬形,色丝妙句如盘铭”进一步赞美了砚台的艺术价值,其上刻有古老的文字,形状如同龙蛇,诗句精妙,犹如盘上的铭文,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客从远方罗雀至,呼儿取出题凤字”则展现了砚台的另一层意义——它成为了连接远方友人的桥梁,通过题写凤字,传递了情感与祝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宝砚凋磨,银杯羽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主方懊怏客不欢,黑卿寂寞颖人弃”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无奈。但紧接着,“神物岂无呵护灵,依然得自吴趋市”又给人以希望,似乎在说即使物有所失,但总有守护的力量,让美好的事物得以留存。

最后,“君不见明珠合浦有时还,楚弓知在郢门间。由来丧焉何须问,且更笼鹅一解颜”以明珠与楚弓的故事,寓意人生中的失去与重获,提醒人们不必过于忧虑过去,而应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寻找新的乐趣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一件砚台的描述,展现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强调了珍惜当下、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友情与艺术的美好。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周山人见访醉酒歌

自余还北山,惟堪卧南牖。

扫轨何须长者通,著书已拟潜夫就。

门题贵贱感交情,不逢亲旧话平生。

秋水闻君舣舟楫,荒园一为款柴荆。

此夕凉风度虚幌,少焉微月湛华楹。

开颜命醇酒,润耳发哀筝。

人世难并易别离,试从今日忆当时。

座上应刘成异物,林中稽阮邈幽期。

末路冥鸿翻折羽,临风华萼讵同枝。

清尊夜饮如辞醉,明镜朝来视鬓丝。

形式: 古风

出门行

君不见李生出门仰天笑,㐲剑直走长安道。

又不见苏季还家人尽轻,敝裘再入咸阳城。

丈夫义气横云海,局促宁为辕下态。

白璧凋磨美益光,黄金百鍊精还在。

身若藩羊触未安,心同塞马达能观。

人情溪壑非云险,世路风尘本自难。

魏尚朝闻起代门,夕看持节拥朱轩。

解道圣明能使过,须知感激为衔恩。

形式: 古风

侠客行席上赠吴子

腊月金陵有侠客,雪中访我长干陌。

双树初彫惠远林,六花正覆袁安宅。

杯酒相逢总夙缘,江山转盼空陈迹。

闻君明发广陵游,淮水孤帆重倚楼。

二十四桥何处是,思心随梦到扬州。

形式: 古风

壮歌行

君不见男儿生年二十好任侠,落魄何曾问家业。

暂从丧舍给吹箫,肯向侯门坐弹铗。

相逢寒士解金装,悲歌同醉酒垆傍。

上蔡总为牵犬地,平津俱是斗鸡场。

一朝折节诵诗书,三冬已足五车馀。

落笔言词妙天下,拔剑义气薄云衢。

岁中超致大夫位,才高奈取公卿忌。

报主宁须顾一身,使我但不登三事。

世情翻覆有波澜,崎岖蜀道未云难。

谗言兴处憎蝇口,峻法持来笑豸冠。

误染凝脂身遂枉,徒抱忧心谁为谅。

摺溺犹可干秦君,髡钳却是中郎将。

自古成功四序迁,讵知倚伏有时旋。

仲文枯树非全死,长孺寒灰亦复燃。

可怜祸福递相因,堪嗟贫贱不相亲。

安用先衔灞陵尉,祇应长谢翟门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