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其一)

光风忽漫转寒林,岁旅重光气蔚森。

八极地标铜柱界,四游天覆铁桥阴。

关河夜采还宫曲,花鸟春回望帝心。

长白一山仍汉塞,卅年松漠怨秋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的边塞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浓郁的悲壮情调。钱谦益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联“光风忽漫转寒林,岁旅重光气蔚森”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光风渐渐转变为寒冷的空气,林木在岁月的流转中显得更加苍郁。这里运用了“光风”和“寒林”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氛围。

颔联“八极地标铜柱界,四游天覆铁桥阴”进一步深化了边塞的地理特征。铜柱界和铁桥阴分别象征着边界的坚固与防御的严苛,同时也暗示了边疆的险峻与遥远。通过“八极”和“四游”的宏大视角,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壮丽。

颈联“关河夜采还宫曲,花鸟春回望帝心”则转向了情感层面。夜晚的关河似乎在演奏着归家的乐章,花鸟在春天的回归中寄托了对帝王的思念。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情相联系,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统治者的怀念。

尾联“长白一山仍汉塞,卅年松漠怨秋砧”收束全诗,将主题升华至历史的高度。长白山依旧见证着汉朝的边塞,三十年来,松漠之地的人民在秋日的砧声中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哀怨。这一联不仅点明了地点,更是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边疆人民长久以来的苦难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和对故土的深情。钱谦益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其二)

阁道新移鹑尾斜,朔南寰宇仰重华。

星弧日矢天王阵,风盖龙舟帝子槎。

辽海月明传汉箭,榆关秋老断胡笳。

而今建女无颜色,夺尽燕支插柰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其三)

碧天朗朗见馀晖,把酒前除酹太微。

梁燕睡翻新曲语,林乌栖趁急觞飞。

津河洛角蓬星远,牛斗光芒孛气违。

却笑帝羓成倒载,骷髅生草不能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其四)

毳帐喧呼夜赌棋,朝来剺面枕尸悲。

那知雾塞飙回候,乍见天开地裂时。

草外流人欢汉匿,御前和尚泣军迟。

衔须引颈多元老,哭到穷途辍论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其五)

云台高筑点苍山,异姓勋名李郭间。

整束交南新象马,恢张辽左旧河关。

蓬蒿茇舍趋行在,布帛衣冠仰帝颜。

郑壁许田须努力,莫令他日后周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