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咏菊(其一)》由明代诗人黄锦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日之美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黄菊何太晚,十月绽东篱”以设问的方式,赞美了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的美丽,不同于其他花卉的早春绽放,展现出菊花独特的风姿与坚韧的生命力。菊花选择在深秋十月盛开,不仅是因为其适应了这一季节的气候,更象征着不畏严寒、独立于世的精神。
接着,“爱尔繁霜后,怜吾白发时”两句,诗人将自己与菊花进行了巧妙的对比。菊花在霜雪之后更加鲜艳,而诗人的白发则映照出岁月的痕迹。这里既有对菊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也有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人开蒋径,痛饮读骚辞”中的“□”字可能为脱漏或印刷错误,此处应为“邻”。诗句描述了诗人与邻人一同在菊花丛中畅饮,吟诵屈原的《离骚》,借以表达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场景营造了一种高雅、闲适的生活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采采空盈把,无因寄所思”表达了诗人虽然手中握有菊花,却无法将其寄托给远方思念之人的心情。这既是对友情、亲情的怀念,也是对美好事物难以分享的遗憾,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细腻与丰富。
综上所述,《咏菊(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在深秋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生命、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