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翠螺山下泛舟所见的宁静美景。诗人以“扁舟遥夜”开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隔孤蒲”三字,既点明了舟行于水中的情境,也暗示了四周环境的幽静与孤独。
“四望清光镜面铺”,将月光比作镜子,形象地展现了水面的平静与明亮,同时也烘托出夜色的纯净与和谐。接下来,“楼阁横云双鹄下”,描绘了远处楼阁与飞鸟的景象,展现了山中夜景的壮丽与生动。
“鼋鼍窥客一亭孤”一句,通过“窥”字,赋予了鼋鼍(即鳖)以人的情感,形象地表现了它们对客人的好奇与观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趣味性。
“无边风月连洲渚”则将视线从高处拉回水面,强调了风、月、洲渚之间的紧密联系,营造了一种广阔而细腻的自然景观。最后,“如此江山尽画图”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将其比喻为一幅精美的画卷,完美地总结了前文所描绘的美景。
“仿佛新秋换眉黛,晚妆深浅入时无”则是对夜色中景色变化的细腻感受,仿佛秋天的眉黛在晚妆中变换,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美的永恒。整首诗通过对夜色、月光、楼阁、飞鸟、水波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