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辛亥革命老人座谈会上作

黄鹤楼头回望,黄花岗下重过。

后轸前车堪作鉴,烈魄英魂总不磨。青编资网罗。

席次高谭忼爽,镫前起舞婆娑。

少日同盟谁健者,白首相亲喜更多。人民今共和。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黄鹤楼和黄花岗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后轸前车堪作鉴",比喻后人应吸取前人的教训,烈士的精神永远是值得效仿的镜子。"烈魄英魂总不磨",赞美了革命者的坚韧不屈和永恒的精神。诗人参加座谈会,席间热烈讨论,情绪高昂,"青编资网罗"可能指的是记录历史的文献,他们畅所欲言,充满活力。

"少日同盟谁健者",回忆起年轻时的同志,如今能白首相知,更显得珍贵。最后"人民今共和",点明了辛亥革命的目标——实现人民的共和理想已经达成,体现了诗人的时代感慨和对国家进步的欣慰。

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缅怀,又有对现实的肯定,展现了作者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1371)

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谭光词为其母寿,光年亦六十矣

桂叶香浮,北堂永日春先到。白云萦绕。

来去天津道。王谢风流,那抵寻常好。慈颜笑。

社歌村调。儿著斑衣老。

形式:

明月逐人来

松篁摇翠。芙蓉张绮。亭轩畔、石桥流水。小园近市。

偏爱山林意。万壑千岩佳致。

犹记垂杨,密荫黄鹂歌吹。游春伴、如狂似醉。

骤惊岁晚,花下重茵被。一任侵帘霜气。

形式:

卜算子.寿谭光,用稼轩韵

骑竹博亲欢,不异儿时马。

历尽沧桑见太平,此乐谁知者。

一发楚人歌,千绕吴宫瓦。

琴韵书声偶间之,绮丽余波也。

形式:

定风波.题陈一峰初曦楼图卷

黯黮阴云覆九州。却于海外起层楼。

目断心悬家国在。无柰。青山一发系离忧。

十二年来人事变。行健。飒如鹰隼赴高秋。

商略银钩题榜字。回指。一轮红日正当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