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送萧文明

大才宜作济川舟,岂谓因循滞一州。

直谏朱云曾折槛,思归王粲惯登楼。

胸中学业兼精博,笔底文章扫缪悠。

亲炙无能还远别,海天云树总生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和韵送萧文明》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通过描绘大才之士的抱负与情怀,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大才宜作济川舟”,以“济川舟”比喻大才,形象地表达了大才应当发挥其作用,如同舟船在大河中航行,承载着希望与梦想,推动社会进步。接下来,“岂谓因循滞一州”则揭示了大才在现实中的困境,即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被束缚在一个小范围之内,无法实现其宏图大志。

“直谏朱云曾折槛,思归王粲惯登楼”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汉代直谏忠臣朱云的故事和三国时期诗人王粲的思乡之情。朱云敢于直言进谏,即使面对危险也不退缩;王粲虽身处他乡,但心系故乡,常登高望远,思念家乡。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性格与情感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友人处境的同情与理解。

“胸中学业兼精博,笔底文章扫缪悠”赞扬了友人学识渊博,文笔精湛,能够准确表达思想,扫除谬误,展现了一位学者的风采。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在学术与文学上的成就与贡献。

最后,“亲炙无能还远别,海天云树总生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别的不舍与忧愁。虽然诗人自认无能,但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深深的哀伤,海天云树的景象在诗人眼中都充满了愁绪,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感伤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大才的赞誉、对友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粹之病起晒书

百年心力为书迷,多病非缘数不齐。

扬子赋成惊凤吐,杜陵诗苦值鹃啼。

带围渐复愁围减,药价虽腾酒价低。

行部重来应慰我,小窗谈笑更分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喜唐必聪中举(其一)

试罢秋闱得意回,西风传送好音来。

瑞分芝草非由种,香入梅花独佔魁。

天上有梯还进步,人间何地不生才。

自惭作郡无裨补,为尔成名一笑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喜唐必聪中举(其二)

黄槐催动马蹄忙,千百人中选俊良。

文采旧曾评月旦,科名新喜破天荒。

寒窗灯火真无负,僻郡山川倍有光。

从此诸生知奋励,白袍争作绿衣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陈冷庵归田

缔交元不为黄金,爨下焦桐遇赏音。

宇宙纲常今古事,江山风物短长吟。

知时鲍叔深怜我,识面鬷明早见心。

南北分携从此远,旧盟何日许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