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文兄作书来问九日插萸香会诗如何赋此以寄

看山初不登高丘,登高却上看山楼。

凝光滴翠杳无际,一览便可穷清幽。

楼中歌鼓出霄汉,小红行酒大白浮。

西风飘然似有意,吹我远出湘潭游。

锦袍仙人凿山骨,著亭松底罗珍羞。

金蕉一叶注琼液,我亦到口如吞舟。

回鞭踏碎花月影,耳热但觉风飕飕。

归来却忆水曹子,市声聒聒同哑呕。

岂无陈雷旧胶漆,但恐诗律烦赓酬。

故乡莼熟不归去,致身独善非良谋。

插萸簪菊强从俗,拔剑起舞霜横秋。

傥来富贵亦偶尔,草泽往往生公侯。

书毡当复我家物,未审天意从人不。

诗成寄来定捧腹,一裁一狂简袪閒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在宴会上的欢愉与沉思。开篇“看山初不登高丘,登高却上看山楼”,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山景的别样理解。接着,“凝光滴翠杳无际,一览便可穷清幽”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色的深邃与宁静之美。

“楼中歌鼓出霄汉,小红行酒大白浮”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音乐与美酒交织,营造出欢乐的氛围。“西风飘然似有意,吹我远出湘潭游”则借西风之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自由之感。

“锦袍仙人凿山骨,著亭松底罗珍羞”描绘了一幅仙人隐居山林,享受自然之美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金蕉一叶注琼液,我亦到口如吞舟”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宴会上佳肴美酒的诱人之处。

“回鞭踏碎花月影,耳热但觉风飕飕”描绘了宴后漫步的情景,花月的光影与微风的凉爽,为诗人带来一丝丝的清凉与宁静。“归来却忆水曹子,市声聒聒同哑呕”表达了诗人对喧嚣市井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岂无陈雷旧胶漆,但恐诗律烦赓酬”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创作的热爱与追求。“故乡莼熟不归去,致身独善非良谋”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插萸簪菊强从俗,拔剑起舞霜横秋”通过插茱萸、戴菊花的传统习俗与拔剑起舞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傥来富贵亦偶尔,草泽往往生公侯”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与机遇的淡然态度,认为富贵并非永恒,草根之中也能孕育出杰出人物。

“书毡当复我家物,未审天意从人不”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渴望。“诗成寄来定捧腹,一裁一狂简袪閒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通过诗歌创作来排解内心烦恼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命运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55)

何景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买犊歌

三家聚钱买一犊,晴雨无分轮次牧。

跳梁穿鼻不牵犁,意欲养渠筋力足。

今春教熟初下田,靷鞅在头?在肩。

叱之则行呵则止,终朝一亩宁烦鞭。

西来忽来答剌罕,却恨牵逃逃不远。

左驱右逐拽下山,缚向旗干得银碗。

三家聚哭无奈何,一人扶耒两人拖。

新秧节出田草多,犊乎犊乎还遇时苗么。

形式: 古风

书药舟

木阑为楫沙棠舟,翩然荡漾从夷犹。

其中家具载何物,缥帙万卷金丹百斛装两头。

东林旧有回公约,散金收书仍畜药。

药期济世书名家,葫芦不挂袖里无青蛇。

有时齁鼾浪花里,黄粱一枕邯郸市。

忘机狎鸥鸥不猜,长鸣飞鹤横江来。

吾伊有声出金石,抽添有误传金台。

君不见白玉堂黄金屋,身后空名真一粟。

又不见赤松子丹丘生,眼底直视无三彭。

舟中书药无尽藏,明月行天风破浪。

何当更著水曹郎,风流来往苕溪上。

形式: 古风

题分阳麻姑仙祠壁

玉华秀色青摩空,天目注渌弯如弓。

龙骞虎玃老蛟舞,鸾翔凤翥飞南东。

麻姑觉道两仙去,真人飞影留遗踪。

湘潭蒲牢就湮没,白鹤一去劳山空。

牧亭侯封有茅土,淳分派别于英公。

琅玕楮树率苗裔,石棱埋草存双峰。

我今扫松考宗谱,发飒霜鬓飘秋蓬。

阶庭云仍待秀彦,往往学问如撞钟。

阎闾更革兵燹后,畎亩桑梓无前功。

从容绵匝犹近古,但视志气如长虹。

梅边岁寒得三友,诗人援笔鼋鸮宫。

他年有问铁牛子,赤松黄石相追从。

形式: 古风

古意二首(其一)

采莲多芳草,种豆杂艾蒿。

马齿似蕙根,鱼肠溷铅刀。

举世方好竽,锦瑟将谁操。

已矣屠龙技,终身徒自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