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边人浣纱,楼下海棠花。
极望虽怀土,多情拟置家。
前山应象外,此地已天涯。
未有销忧赋,梁王礼欲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溪边浣纱、楼下海棠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诗中的“极望虽怀土,多情拟置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以及想要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心愿。
前两句通过溪边的人正在浣纱(洗濯丝线),楼下海棠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温馨的生活氛围。后面“极望虽怀土,多情拟置家”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远离家乡,但对这里的热爱和留恋之意。
第三句“前山应象外,此地已天涯”可能在描述诗人所处的环境特点,形容那座山像是连接着天际,而此地宛如天边的尽头,给人一种遥远而又神秘的感觉。
最后两句“未有销忧赋,梁王礼欲奢”则可能是在表达诗人虽然没有写下消愁的诗篇,但是就像古时的梁王一样,对待朋友充满豪情和慷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流落伤寒食,登临望岁华。
村毬高过索,坟树绿和花。
晋聚应搜火,秦喧定走车。
谁知恨榆柳,风景似吾家。
呜呜吹角贰师营,落日身闲笑傲行。
尽觉文章尊万事,却嫌官职剩双旌。
终休未拟降低屈,忽遇还须致太平。
频上水楼谁会我,泗滨浮磬是同声。
伤禽栖后意犹惊,偶向黐竿脱此生。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
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清冥。
何年厚禄曾居卫,几世前身本姓丁。
幸有远云兼远水,莫临华表望华亭。
劳君赠我清歌侣,将去田园夜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