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窗和尚赞

秋鹭翘松,寒蟾卧水。

芝峰老骨虽不在明白里,离娄师旷觅无踪,千古万古祇者是。

形式: 押[纸]韵

翻译

秋天的白鹭栖息在松树上,寒冷的月影倒映在水面。
即使芝峰仙人的骨骼已不在明亮的世界中,像离娄和师旷那样的明眼人也找不到他的踪迹,永恒的时间中只有他是真实的。

注释

秋鹭:秋天的白鹭。
翘松:栖息在松树上。
寒蟾:寒冷的月影。
卧水:倒映在水面。
芝峰老骨:芝峰仙人的骨骼。
不在明白里:已不在明亮的世界中。
离娄师旷:古代的两位视力极佳的人。
觅无踪:找不到踪迹。
千古万古:永恒的时间。
祇者是:只有他是真实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静谧的画面,"秋鹭翘松"写出了白鹭在秋日松枝上栖息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寒蟾卧水"则借月夜之景,以"寒蟾"比喻清冷的月亮倒映在水中,增添了夜晚的清凉氛围。

诗人接着提到"芝峰老骨虽不在明白里",这里的"芝峰老骨"可能象征着高洁的人格或者超然的境界,虽然已经不在世俗的视野之内,但仍然保持着清明和智慧。"离娄师旷觅无踪"引用了古代两位视力极佳的人物离娄和师旷,暗示寻找这样的圣贤已经无处可寻,强调了这种境界的难得和神秘。

最后,诗人总结道:"千古万古祇者是",意思是这样的境界虽难寻,却永恒存在,成为千古以来不变的真理或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超凡人格和智慧的敬仰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礼石霜千僧冢塔

万指恬然一路归,髑髅对对眼如眉。

须知一色明边外,生死如何搆得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礼石霜慈明大师塔

水绕山围狮子窟,赫赫金毛从此出。

野犴既死狐兔悲,天下丛林闹聒聒。

我来不敢重步行,森严匝匝清风生。

三拜无言出门去,烟笛一声牛背横。

形式: 古风

礼宝峰马大师塔

舌贯鼻端,牛行虎视。祇者形模,转增聋戾。

万丈寒潭兮泐水无波,千仞宝山兮浮图锁翠,八十四人兮犹居学地。

形式: 古风

礼明教大师塔

道树将摧皇祐间,力扶危处几多难。

因思今日安然者,忍数空庭竹几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