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萧寺展令容榇

清露湿林原,早市集鱼米。

江南候未齐,三月冷犹尔。

小篮携酒浆,城南步荒畤。

寸心自怦怦,节物逐生死。

野塘鹜作沤,生意盎泓水。

胡人乃弗如,患苦铄心体。

沉冥二百日,茹痛过然指。

逝者声已吞,存者息徒视。

从知大痈中,微命仅蝼蚁。

行行出郭门,凉凉古招提。

蜂房户牗开,赫然君在斯。

骨肉竟何状,闭目不敢思。

当年好眉鬓,笼袖花四围。

低颜向前和,腐心念长离。

入户意不伸,谁与问来兹。

恨穷遽无言,积泪一把挥。

挥泪尚何为,所冀君或知。

蓬头见二三,唤我日八九。

君去似相忘,吾母劳已久。

雏婴生七月,肥白赤双藕。

悬知及长成,虽母不知有。

二儿君所爱,学语甫上口。

但囿携抱亲,指妪谓为母。

小怒与娇啼,赴愬竟忘丑。

大儿挟书归,敬长礼知守。

有时履脱綦,或乃襟出肘。

引我双眼芒,有泪湿其手。

儿女身外物,相逢已云偶。

徒苦复何酬,同君异先后。

昔日愿生死,谁知死亦难。

万钧著两肩,不死故非悭。

明知七尺身,许人岂宜然。

盐车久在涂,天使不得閒。玄黄此何时。

托命虫沙间。凋残自骨肉,积疢已十年。

而今复构兹,童稚却成班。

遂悟造物勤,更迭不畏烦。

黾勉顺吾生,乘化良所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身处萧寺,面对亡者的场景。首句“清露湿林原”渲染了清晨的凄清氛围,暗示哀思之深。诗人提到早市交易鱼米,但江南的春天尚未完全到来,三月仍显寒冷,反映出季节与心境的双重凄凉。

诗人携酒浆来到城南荒地,内心充满悲痛,感叹生命的无常与脆弱。“野塘鹜作沤,生意盎泓水”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映衬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对比胡人之苦,表达对生死的深刻理解。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家庭的变迁,子女的成长与遗忘,以及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诗人步入古寺,见到友人,心中感慨万分,意识到世事变迁,人生如梦。他表达了对造物主安排的领悟,决定顺应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离别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雪送别瘦弟

久聚无殊欢,骤别良动情。

江湖风雪中,送子竟远行。

去去道阻修,江雾黯冥冥。

不辞寒堕指,但得光摇睛。

乡园正残腊,乐事渐满城。

街童备粘鸡,祝岁呼阿兄。

而子笃行李,忍涕甘长征。

人生须事蓄,于朝岂争名。

只因篱畔粱,难顾足下荆。

恨缺五亩资,泥涂服春耕。

斗酒劳丰岁,奚用谋肥轻。

阿父昔行役,一岁万里经。

辛勤为儿曹,槃阿魂梦萦。

垂老犹一瓢,归卧寻山扃。

寒日不可挽,坐觉西风棱。

自从痛皋鱼,泪同慈母倾。

子病骨柴立,护子如娇婴。

深宵抚头足,隔室便呼应。

及今健如斯,天佑非幸承。

翩翩好年少,千里成户庭。

途长利航辙,智巧驱百灵。

非同蛙钝劳,三日仅一程。

念此亦快意,即别心犹宁。

且归慰高堂,闭门曲吾肱。

形式: 古风

佛手岩观云

道人量火试春茶,终古抱云洗石华。

过客痴来记名字,问天远处不虫沙。

穷年小室杨生肘,何日晴泥燕作家。

安用沧溟徙鹏翼,乱峰苏径足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其一)

万化托冥漠,畴能识其端。

草木共毛羽,所处各遂天。

我躬来何从,堕地三十年。

孩提及儿嬉,历历森目前。

皮骨抵坚强,布粟费万千。

为功不逮禄,山海同埃涓。

来日纵莫知,黾勉砺肺肝。

形式: 古风

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其二)

鸡鸣梦乍回,百感集纷乱。

胡为识字年,使我入忧患。

韩檠声珢珢,阿父展颜看。

弱弟坐随肩,言笑一何晏。

千金未知贵,此乐永垂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