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濮川八景之一的“福善翠冷”,诗人宋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
首句“太古烟霞错绣楹”,将远古的烟云与霞光比作精美的织锦,形象地描绘出天空中云雾缭绕、色彩斑斓的景象,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
次句“拍天苍翠缬虚明”,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苍翠与天空的清澈明亮。这里的“拍天”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山峰直插云霄的气势,“苍翠缬”则描绘了山林的浓绿与层次感,整体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
第三句“擘开千佛无文印”,运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山峰如同被劈开,露出内部的景象,却找不到任何文字印记,暗示了自然界的原始与纯净,没有人为的痕迹,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后一句“不似空题雁塔名”,通过对比,强调了此处的自然景观不同于那些人为建造的名胜古迹,它更具有真实、纯粹和不可复制的价值。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工雕琢之物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