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三首(其二)

三公吾岂敢,宁为忍饥寒。

拟听笭箵雨,潜悲苜蓿盘。

烟云昏壁月,霜露殒香兰。

伫立东风泣,忘情良独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悼亡三首》中的第二首,表达的是对逝去之人的深切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不舍。

首句“三公吾岂敢”,以“三公”这一古代官职的崇高地位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逝者身份的尊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贬抑的情感,暗示自己无法达到如此高度,从而引出下文对逝者之死的感慨。

“宁为忍饥寒”一句,通过假设性的选择,表达了宁愿忍受生活的困苦,也不愿失去与逝者共度的时光,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厚情感和不舍。

“拟听笭箵雨,潜悲苜蓿盘。”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逝者生前喜爱的食物与自然界的雨声进行对比,通过“拟听”和“潜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逝者离去后生活变化的无奈和内心的悲伤。

“烟云昏壁月,霜露殒香兰。”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烟云遮蔽了月光,霜露摧残了兰花,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逝去的不可逆转。

“伫立东风泣,忘情良独难。”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独自站在东风中哭泣,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忘怀的情感。尽管时间流逝,情感却难以割舍,这正是悼念之情的真挚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点滴的回忆和对当下情境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之人的哀悼和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悼亡三首(其三)

去作三泉隔,来归二载馀。

临风还念汝,伤女更怜渠。

憔悴衣围减,漂零鬓发疏。

吾今多病久,谁付茂陵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呈无逸兄

汉儒章句文胜质,鲁国衣冠实愧名。

但遣诗书长在眼,可令声利苦关情。

咄嗟苟饮有时办,梦想溪堂何日成。

舟泊寒沙卧明月,此期终欲与君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示舍弟

萧然环堵独何有,自谓过人唯一丘。

野性定为沧海客,妙龄须寄道山游。

江寒沙静鹡鸰晚,云阔天低鸿雁秋。

休叹乌衣成往事,一尊相对且忘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桃邻居士

桃邻野客无消息,寄食招提岂定居。

倘有庞公知德操,何须程郑识相如。

食鱼他日劳弹铗,舐痔今人剩得车。

流落生涯俱寂寞,因风时遣一行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