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秋日的水边与林间,心境如同轻盈的秋烟,飘渺而自由,不被时间所束缚。他似乎对世间的纷扰不再计较,选择在城西的寺庙中,静心参悟禅理。
“老来情绪似秋烟”,开篇即以“秋烟”为喻,形象地展现了老人晚年心境的淡泊与超然。秋烟轻盈、缥缈,随风而逝,象征着老人情绪的宁静与超脱,不为尘世的烦恼所累。
“水畔林间不计年”,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生活环境与状态。水畔林间,自然环境清幽,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不计年岁,意味着老人在此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时间在他心中变得不再重要,只有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
“世事纷纷何可较”,表达了对世间琐碎事务的淡漠态度。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沧桑之后,老人认识到世事的无常与复杂,决定不再与其计较,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城西寺里学参禅”,点明了老人寻求精神寄托的方式——参禅。在城西的寺庙中,通过禅修,老人试图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提升,寻求超越世俗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老年人在历经人生风雨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与追求。它不仅是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曲对内心世界探索与超越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