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引(其三)琢针

夜来能暗认。乞巧谁能信。琢成双眼锋芒迅。

漫将丝线引。漫将丝线引。欲吞如刺,啼痕隐隐。

敢辜负粉郎私赠。临行曾记郎衣准。归来还自忖。

归来还自忖。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东坡引·其三》以"琢针"为题,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夜独自编织的情景。"夜来能暗认",暗示女子技艺娴熟,即使在黑暗中也能辨认针线,表现出她的专注与细心。"乞巧谁能信"则借牛郎织女的七夕传说,表达对爱情的期待和对织布技艺的自信。

"琢成双眼锋芒迅"形象地描绘了针眼的精细和女子手艺的精湛,"漫将丝线引"则写出她沉浸在纺织中的状态,仿佛忘记了时间。接下来的"欲吞如刺,啼痕隐隐",通过比喻,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而感到心痛,泪水如同针刺一般,无声地滑落。

最后两句"敢辜负粉郎私赠,临行曾记郎衣准",女子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承诺不会辜负情人的赠物,表达了深深的爱意和责任感。"归来还自忖"则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思虑,即使回到家中,仍沉浸在对他的思念和自我反省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情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技艺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69)

董元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坡引(其四)纽扣

暖金云影溜。綵缕芙蓉绣。端溪新致丁香扣。

怜伊清影瘦。怜伊清影瘦。罗襦半解,那时时候。

只两点横波晕透。朝来牢系鸳鸯纽。莫教消息漏。

莫教消息漏。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东坡引(其五)漆枕

红蕤光欲耀。紫树云争绕。携来岭海邯郸道。

得人怜惜早。得人怜惜早。玉绳低处,罗帷未晓。

却此际情深多少。从今消受檀郎抱。一宵残梦了。

一宵残梦了。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东坡引(其六)藤席

滑如霜薤叶。细似湘纹节。琉璃黄映消肌雪。

匡床凭拂拭。匡床凭拂拭。孤眠此夜,偏生欹仄。

较不似昨宵宁贴。思量几度重铺设。与郎随转侧。

与郎随转侧。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临江仙(其一)过百花洲怀古,用鹿虔扆韵

独向百花洲上望,凄迷衰草连空。

鸡城貕巷杳无踪。几丝杨柳,摇漾锦帆风。

只有胥江江畔水,潺潺犹响吴宫。

不教流入粉塘中。数声清磬,细雨带轻红。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