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 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哀愁的情感,通过对往昔情境的回忆表达了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主题。起始两句“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通过“忆郎”二字,诗人展现了对过往爱情的追念,而“楼前芳草年年绿”则是这种记忆中永恒不变的部分,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这里借“绿”色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易逝。诗人通过将芳草的绿色与郎君衣袍的绿色相提,既表达了对往昔情深的怀念,也暗示了一种无常感。
而“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则直接点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即便是最亲密之物也难逃时光的侵蚀,失去了原有的鲜亮和新颖。
最后,“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诗人通过对比“镜中春”与“花草新”,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美好事物无法挽留的哀愁,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无情变化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层楼、芳草、郎袍等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不详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不见渡河时。
空闻乌鹊飞。西南低片月。应恐云梳发。
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
佳人学得平阳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
海门江月清。髻摇金钿落。惜恐樱唇薄。
听罢已依依。莫吹杨柳枝。
簟纹衫色娇黄浅。钗头秋叶玲珑剪。轻怯瘦腰身。
纱窗病起人。相思魂欲绝。莫话新秋别。
何处断离肠。西风昨夜凉。
夜深不至春蟾见。令人更更情飞乱。翠幕动风亭。
时疑响屟声。花香闻水榭。几误飘衣麝。
不忍下朱扉。绕廊重待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