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三八)宋高宗

宋祚中否,高宗再兴。五马兆祥,七庙委灵。

志亏勾践,才谢光武。恢复成虚,遗恨千古。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了宋高宗赵构的统治时期。开篇“宋祚中否,高宗再兴”便点出了主题,将宋高宗置于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上,暗示了他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和挑战。接着,“五马兆祥,七庙委灵”运用了象征手法,五马可能暗指五德终始说中的五种德行,兆祥则预示着吉祥的征兆;七庙委灵则可能是指七庙祭祀,委灵意味着托付神灵,表达了对宋高宗在位时国家命运的寄托与期待。

“志亏勾践,才谢光武”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勾践和光武帝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分别代表了忍辱负重和雄才大略的形象。这里的“志亏”和“才谢”可能是在暗示宋高宗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其意志和才能未能达到前人之高度,这既是对宋高宗个人能力的一种评价,也反映了当时局势的严峻。

“恢复成虚,遗恨千古”则是全诗的总结,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宋高宗未能实现国家统一、恢复中原失地的遗憾之情,这种遗憾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成为了千古遗恨。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深刻揭示了宋高宗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与局限,以及其统治下国家未能完全复兴的遗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邃思考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三九)宋孝宗

性资英明,治行勤励。恢复拳拳,可质天地。

治民振武,敬天仁民。事机屡乖,志卒弗伸。

形式: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四○)宋宁宗

始政清明,登用儒硕。继体守文,兢业靡失。

内斥正学,外挑强邻。权奸何诛,彼哉曷君。

形式: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四一)宋理宗

允矣贤德,俨然儒绅。表章正学,崇重关闽。

虚名独存,实践未有。儒效不白,匪道之咎。

形式: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四二)宋度宗

度宗绍图,国事日去。奸邪肆行,忠义屏气。

忘情军国,恣乐宫闱。天亡由人,巳矣曷悲。

形式: